[发明专利]一种拼接屏单元、结构及其分配画面自动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0273.7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9F9/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孙振国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单元 结构 及其 分配 画面 自动识别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拼接屏单元,包括显示主板、若干红外发送模块、若干红外接收模块、屏幕;显示主板包括主芯片、信源接口、若干通信接口;红外发送模块、红外接收模块、通信接口与主芯片连接,信源接口用于接收主芯片提供的图像信号,主芯片通过信源接口与屏幕连接,通信接口用于拼接屏单元的主芯片之间的通信;红外发送模块发送红外信号,红外发送模块与其他拼接屏单元的红外接收模块相对应,用于识别当前屏幕周围是否存在其他拼接屏单元。本发明涉及一种拼接屏结构、拼接屏结构分配画面自动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不需要人工去根据拼接屏单元的拼接情况进行现场设置,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屏单元、结构及其分配画面自动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拼接屏是由多块大屏拼接而成的大尺寸屏幕,如:55寸做1×3、2×3、3×3等各种组合的拼接,实现更大屏幕的显示。如图1所示,传统的大屏主要结构包括信号源接口和RS232通信接口,接收主芯片提供的图像信号以及与主芯片通信。由于是通过多块屏幕拼接成一张更大的屏幕,最终要在拼接而成的屏幕上显示一幅完整的画面,所以对于单个大屏来说,只显示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做3×3的拼接,则每个大屏只显示1/9的画面。这样,在拼接完成时,需要对每张大屏编号、做设置等一系列的调试。因为安装的时候是随机安装,所以只能在安装完成之后根据每个大屏所在的位置来设定其显示的对应画面,调试比较费时,效率低下。因此,急需一种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的方法来设置拼接后每个大屏所需要显示的画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屏单元,解决了目前的实现方式是在拼接屏安装后,根据每个大屏所在的位置,通过人工调试,去适配每个大屏需要显示的画面部分,无法自动识别,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接屏单元,包括显示主板、若干红外发送模块、若干红外接收模块、屏幕;所述显示主板包括主芯片、信源接口、若干通信接口;所述红外发送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主芯片连接,所述信源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主芯片提供的图像信号,所述主芯片通过所述信源接口与所述屏幕连接,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拼接屏单元的主芯片之间的通信;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发送红外信号,所述红外发送模块与其他拼接屏单元的红外接收模块相对应,用于识别当前屏幕周围是否存在其他拼接屏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送模块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屏幕的四边分别设有一对所述红外发送模块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为RS232接口。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屏结构,解决了目前的实现方式是在拼接屏安装后,根据每个大屏所在的位置,通过人工调试,去适配每个大屏需要显示的画面部分,无法自动识别,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接屏结构,包括若干拼接屏单元,所述拼接屏单元的主芯片之间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屏结构分配画面自动识别方法,解决了目前的实现方式是在拼接屏安装后,根据每个大屏所在的位置,通过人工调试,去适配每个大屏需要显示的画面部分,无法自动识别,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三,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接屏结构分配画面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周围拼接屏单元,主芯片判断红外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红外信号,是则判定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对应的方向存在拼接屏单元,否则判定红外接收模块对应的方向不存在拼接屏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0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