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引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9968.3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车社海;贾坤;国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2 | 分类号: | B65H57/12;B65H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郝晓霞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引纱装置,包括倒漏斗形的引纱腔、与所述引纱腔的缩口端连接的引纱管,所述引纱腔壁上设有贯穿引纱腔壁的辅助气路,所述辅助气路倾斜向上且朝向引纱管入口。设置辅助气路,通过辅助气路朝向引纱管入口吹气,辅助主气流将纱线吹入引纱管,有效地提高引纱的成功率和引纱效率;辅助气路较引纱主气流距离引纱管入口更近且直径较小,辅助气流流速较高,可以有效地将堵塞在引纱通道中的纱团吹出,解决纱团堵塞引纱通道的问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引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纱线卷绕机中,引纱单元采用管路设计,纱线通过气流的带动从中穿过。引纱通道较为狭窄,在引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纱团堵塞引纱通道的问题;并且,由于引纱气流出气口距离引纱管入口较远,气流大小不稳定,导致引纱失败,从而造成卷绕单元不断排出满管纱,影响卷绕机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引纱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气路,辅助引纱主气流将纱线带入引纱管,有效地提高引纱成功率;可将堵塞在引纱通道中的纱团吹出,解决纱团堵塞引纱通道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清洁引纱装置,包括倒漏斗形的引纱腔、与所述引纱腔的缩口端连接的引纱管,所述引纱腔壁上设有贯穿引纱腔壁的辅助气路,所述辅助气路倾斜向上且朝向引纱管入口。
引纱管与引纱腔内部的空腔组成引纱通道,引纱腔壁上设置朝向引纱管入口的辅助气路,通过辅助气路向引纱腔吹气,辅助气路距离引纱管入口更近,吹出的辅助气流的流速和方向集中度较好,朝向引纱管入口吹气,可以有效地辅助主气流将纱线吹入引纱管,提高引纱的成功率和引纱效率;辅助气流流速较高,可以将堵塞在引纱通道中的纱团吹出,解决纱团堵塞引纱通道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引纱腔包括直筒部、连接直筒部与引纱管的缩径部;所述直筒部为方形筒,其内壁横截面为倒角正方形,所述辅助气路位于所述直筒部处的侧壁上。直筒部设置为方形筒,有效地破除气圈,控制气圈的形状,提高引纱效率;同时纱线退绕时形成的气圈为螺旋上升的,方形的内壁减少了纱线与直筒部内壁的接触摩擦,有效地减少直筒部内壁对纱线的损伤,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提高纱线质量。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路位于所述直筒部的其中一条棱上。纱线形成螺旋上升的气圈,不会接触到直筒部内壁棱角的位置,因此将辅助气路设于此处,避免了辅助气路的出气口与纱线接触,防止辅助气路出气口处的棱角或者因加工导致的毛刺对纱线产生损伤,进一步保证了纱线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路的中心线与引纱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21-25°。辅助气路的倾斜角度使辅助气路朝向引纱管入口,保证辅助气路吹出的辅助气流到达引纱管,将纱线吹入引纱管,提高引纱效率。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路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形直径为1.5-2.0mm。辅助气路的小直径设计,保证了辅助气流的流速和流动方向的集中度,协同引纱主气流将纱头成功穿过引纱器管道,并且在纱团堵塞在引纱通道内时,通过辅助气流的高流速,将纱团吹出,确保引纱通道畅通。
优选地,所述直筒部内壁沿轴向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上端延伸至缩径部,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条形凸起有效地破除气圈,控制气圈的形状;横截面设置为弧形,减少对纱线的损伤。
优选地,所述引纱腔外壁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辅助气路连接。辅助气路通过进气口与外部气路连接,从而向引纱通道内吹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清洁引纱装置,
1、设置辅助气路,通过辅助气路朝向引纱管入口吹气,辅助主气流将纱线吹入引纱管,有效地提高引纱的成功率和引纱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余热回收的智能进水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橡胶履带工程焊接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