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改善和易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9818.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青;李培春;卢才能;吴文;华星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凯隽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24/32;C08F283/06;C08F220/06;C08F23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诺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4 | 代理人: | 任毅;黄国亮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改善 和易 混凝土 外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改善和易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聚羧酸减水剂22%~45%,葡萄糖酸钠2%~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5%,聚乙烯醇0.05%~0.12%,水余量。本发明的混凝土外加剂采用的改性聚羧酸减水剂能够同时达到良好减水性能和保坍性能,通过调节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配比即可调节减水性能和保坍性能,无需两种物质的复配,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和易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加剂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品种较多,功能各异。使用各种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可补偿混凝土干缩,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改善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耐久性等。
专利CN 111533479 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混凝土靶向调控方法。包括保坍外加剂和减水外加剂;所述保坍外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葡萄糖酸钠0.1%~5%、减水剂1%~5%、保坍剂20%~30%、引气剂0.01%~0.08%、消泡剂0.03%~0.1%,余量为水,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所述减水外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葡萄糖酸钠0.1%~5%、减水剂17%~27%、保坍剂1%~5%、引气剂0.01%~0.08%、消泡剂0.03%~0.1%,余量为水,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该专利根据所述保坍外加剂和所述减水外加剂的掺和比例,将所述保坍外加剂和所述减水外加剂与所述待调控的混凝土进行动态匹配,得到靶向调节质控后的混凝土。
专利CN 110981278 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方法,包括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12%-20%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0-5%的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10%-20%缓释型保坍剂,10%-16%降黏剂,0.5%-1.0%阻泥剂,0.5%-3%缓凝剂,0-1.5%防冻剂,0-3%早强剂,40%-60%水。该外加剂不仅能够达到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易离析泌水、降低扩展度经时损失的效果,同样能够保障经济性及通用性。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均能改善混凝土性能,但均需要通过减水剂与保坍剂的配合使用达到相应的效果,外加剂成分组成复杂,配比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和易性的混凝土外加剂。本发明的混凝土外加剂采用能够同时达到良好减水性能和保坍性能的改性聚羧酸减水剂,通过调节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配比即可调节减水性能和保坍性能,无需两种物质的复配,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改善和易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所述改性聚羧酸减水剂是指氟硅烷接枝改性聚羧酸减水剂。
上述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将改性聚羧酸减水剂、葡萄糖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乙烯醇依次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混凝土外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羧酸减水剂是指氟硅烷接枝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凯隽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凯隽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