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楼板裂缝的早拆模板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9458.6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全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罗楠 |
地址: | 363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楼板 裂缝 模板 体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楼板裂缝的早拆模板体系,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阵列分布的若干个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的早拆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之间的后拆支撑梁;所述后拆支撑梁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后拆支撑梁由多个支撑小梁组合而成,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小梁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本发明在立柱之间设置后拆支撑梁,当模板拆除后,通过立柱和后拆支撑梁支撑,解决了现有早拆模板体系点支撑存在的受力薄弱的问题,进而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楼板裂缝的早拆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早拆模板体系就是通过合理的支设模板,将较大跨度的楼盖,通过增加后拆支承点(立柱),缩小楼盖的跨度(<2m),从而达到“早拆模板,后拆立柱”的目的。现有的早拆模体系由立柱与顶托(早拆头)提供楼板支撑力顶托拆除后,只留立柱进行支撑,属于点支撑(立柱)的早拆模板体系。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早拆模板体系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早拆模板体系拆模后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当上部施工载荷100位于横向或纵向的两后拆立柱101附近时,载荷传递区利用的通长钢筋数量较少,导致有效支撑载荷的楼板区域较小,刚度较小,载荷产生的挠度较大,进而导致楼板容易出现裂缝;另外,支撑顶托102对应的楼板配筋间距一般为200mm,顶托较小,对应位置的钢筋较少,立柱101的边缘与剪切裂缝垂直的钢筋数量少,容易产生剪切裂缝。
综上可知,相较于采用无早拆模板体系,由于上部施工载荷的存在,导致现有的早拆模板体系的楼板易出现裂缝,裂缝会造成漏水,进而导致后期楼板防水处理费用大,楼板裂缝会减少结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减少楼板裂缝的早拆模板体系,在立柱之间设置后拆支撑梁,当模板拆除后,通过立柱和后拆支撑梁支撑,解决了现有早拆模板体系点支撑存在的受力薄弱的问题,进而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减少楼板裂缝的早拆模板体系,包括阵列分布的若干个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的早拆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之间的后拆支撑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拆支撑梁横向或/和纵向分布。
优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所述后拆支撑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拆支撑梁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拆支撑梁由多个支撑小梁组合而成,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小梁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拆支撑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早拆头的顶端齐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少楼板裂缝的早拆模板体系还包括模板组件,设置在平行分布的两个所述后拆支撑梁之间,或者设置在由四个所述后拆支撑梁合围形成的矩形框架内。
优选地,所述模板组件设置在平行分布的两个所述后拆支撑梁之间,由多个模板组成,所述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后拆支撑梁的延伸方向垂直。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模板之间、以及模板与后拆支撑梁之间均采用销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的早拆模板体系在立柱之间设置后拆支撑梁,当模板拆除后,通过立柱和后拆支撑梁支撑,解决了现有早拆模板体系点支撑存在的受力薄弱的问题,进而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
2、本发明的后拆支撑梁横纵向设置,即在每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均设有后拆支撑梁,进一步增强支撑强度。
3、本发明的后拆支撑梁和立柱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拆除和周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全,未经陈建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