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9009.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续木康平;小村哲司;藤田悟朗;柳田胜功;南田善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36;H01M4/583;H01M50/46;H01M50/489;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组件 | ||
1.一种蓄电组件,其具有至少一个蓄电装置和与所述蓄电装置一起排列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蓄电装置的载荷的弹性体,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层叠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而成的电极体和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
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第1层和形成于所述第1层上且与所述第1层相比压缩弹性模量较大的第2层,
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第1层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第2层所包含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比所述第1层所包含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第2层所包含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碳材料的表面被无定形碳膜覆盖而成的表面改性碳材料,所述无定形碳膜相对于所述表面改性碳材料而言含有1.5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第1层所包含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颗粒内部空隙率为1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第2层的空隙率比所述第1层的空隙率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20MPa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弹性体是多个弹性片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弹性体具有软质部和位于比所述软质部靠所述弹性体的外缘部侧的位置的硬质部,所述软质部比所述硬质部易于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组件,其中,
所述弹性体具有硬质部和比所述硬质部易于变形的软质部,
所述硬质部承受预定以上的所述载荷时变形,
通过所述硬质部的变形,从而所述弹性体从由所述硬质部承受所述载荷的第1状态向由软质部承受所述载荷的第2状态转移。
10.一种蓄电装置,其具有层叠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而成的电极体、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电极体的载荷的弹性体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和所述弹性体的壳体,其中,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第1层和形成于所述第1层上且与所述第1层相比压缩弹性模量较大的第2层,
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第1层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0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芯
- 下一篇:使用图像中所示的现有界标创建地面控制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