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区块链支付模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及区块链金融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8657.5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姚晨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晨陈 |
主分类号: | G06Q20/08 | 分类号: | G06Q20/08;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区块 支付 模式 信息管理 方法 金融 服务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针对区块链支付模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及区块链金融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的跨境支付模式识别结果,得到针对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的信息绑定指示,生成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整体业务评价指标,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跨境支付引导信息。由于整体业务评价指标是与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实际跨境支付业务高度相关的,因此,基于跨境支付引导信息能够为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跨境支付业务提供贴近实际情况的指导,改善或者解决网络通信问题对跨境支付业务的影响,避免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在进行跨境支付时出现掉线或者信息交互丢包,进而确保跨境支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和跨境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区块链支付模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及区块链金融服务器。
背景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一直因其不可篡改、全网同步、透明、低成本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不断地实现突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催使着各类金融机构采用区块链支付提高跨境支付效率并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现目前,区块链跨境支付已经得到初步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区块链跨境支付能够减少资金流动耗时,减少跨境支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然而,随着区块链跨境支付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块链跨境支付也面临着其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针对区块链支付模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金融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对应于跨境支付状态下的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共享账薄信息和所述跨境通信状态信息的跨境支付模式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的信息绑定指示;通过所述信息绑定指示,生成对应于所述跨境支付状态下的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整体业务评价指标;基于所述整体业务评价指标,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跨境支付引导信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共享账薄信息和所述跨境通信状态信息的跨境支付模式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的信息绑定指示,包括:
对所述共享账薄信息和所述跨境通信状态信息的跨境支付模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依据全局信息识别模型对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其中,所述全局信息识别模型中的信息识别子网络,用于对上一层信息识别子网络对应的信息绑定指示、所述信息识别子网络对应跨境支付模式下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所述信息识别子网络对应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所述上一层信息识别子网络对应的信息绑定指示是对所述上一层信息识别子网络对应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进行跨境支付模式识别后得到的,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包括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业务评价指标。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信息绑定指示,生成对应于所述跨境支付状态下的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整体业务评价指标,包括:
根据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业务评价指标,生成对应于所述跨境支付状态下的目标区块链支付设备的整体业务评价指标;
其中,所述全局信息识别模型中包含的信息识别子网络的数量等于所述n;所述依据全局信息识别模型对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所述n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包括:
依据第1层信息识别子网络,对第1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共享账薄信息和跨境通信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第1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
将第i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的跨境支付模式识别为第i+1种跨境支付模式,得到与所述第i+1种跨境支付模式对应的绑定指示关联信息,所述第i种跨境支付模式下的信息绑定指示是指通过第i层信息识别子网络得到的信息绑定指示,所述i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晨陈,未经姚晨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