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发射管口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8636.3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宇;曹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A21/36 | 分类号: | F41A21/36;F41A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射 管口 高压 气体 干扰 姿态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发射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对飞离发射管后的被发射物姿态产生干扰的装置,属于发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防发射管口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装置包括闭气柱、挡气盘、密封圈、销座、止动销。当高压气体将闭气柱上安装有止动销的一端推离发射管口时,高压气体经由闭气柱中心盲孔和销座中心孔使止动销凸出于闭气柱外表面;当被发射物从挡气盘中心孔通过后,紧随其后的闭气柱则由于止动销被挡气盘阻挡而不能通过,闭气柱将挡气盘的中心孔堵塞,从发射管喷射出的高压气体被闭气柱和挡气盘挡住,不会对被发射物产生影响。由于发射管喷射出的高压气体瞬间作用在挡气盘上,其对发射设备产生的后坐力被作用在挡气盘上的冲击力抵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发射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对飞离发射管后的被发射物姿态产生干扰的新型装置,属于发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某些应用中,为了使物体获得预期速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物体置入滑膛式发射设备的发射管中,通过发射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产物使物体在发射管内加速然后发射出去。但通过这种方式对物体加速经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物体飞离发射管后其飞行姿态易受发射管口喷出的高压气体的不对称干扰而发生改变,二是发射管口的高压气体将对发射设备产生后坐力。这给发射药燃烧式发射设备的使用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装置,该装置利用闭气结构防止冲出发射管口的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利用发射管口的高压气体对发射设备施加前向冲击力来降低发射设备后坐力。目前国内外未见到此类防止发射管口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并降低发射后坐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发射管口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并降低发射后坐力的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将该装置应用到具有滑膛发射管、采用发射药燃烧方式进行加载的发射设备上对被发射物进行加速时,能够利用闭气结构防止冲出发射管口的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利用发射管口喷出的高压气体对发射设备施加前向冲击力以降低发射设备后坐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防发射管口高压气体干扰被发射物姿态装置包括闭气柱、挡气盘、密封圈、销座、止动销;闭气柱为圆柱状结构,中心位置有盲孔,外表面能够与发射设备的发射管内表面形成圆柱面间隙配合;闭气柱一端的圆柱体上开有环形槽,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闭气柱另一端沿半径方向开有与中心盲孔连通的台阶孔,靠近圆柱体外表面的孔为大孔,与中心盲孔连通的为小孔,销座固定在台阶孔的大孔中,且固定后的销座其端部不超出闭气柱的圆柱体外表面;销座为圆柱状结构,中心位置有台阶孔,其中大台阶孔内径比闭气柱上与盲孔连通的小孔内径大;销座固定在闭气柱上后其具有大台阶孔的一端朝向闭气柱盲孔方向;止动销为圆柱台阶状结构,位于销座内,其大圆柱面与销座的大台阶孔形成圆柱面间隙配合,小圆柱部分能够从销座的小台阶孔中穿出并与孔壁间留有适当间隙;挡气盘为回转体结构,其一端为与发射设备发射管的接口,另一端为开有中心孔的圆盘,且圆盘中心孔直径比发射管口径略大;当挡气盘安装在发射管上时,二者中心线重合;当闭气柱内部的止动销沿闭气柱半径方向向外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止动销远端到闭气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挡气盘圆盘中心孔的半径。
当应用发射药燃烧式发射设备对被发射物进行加速时,闭气柱连同装配在其上的密封圈、销座和止动销置于发射管内。安装于发射管内的闭气柱其盲孔朝向发射管6内部发射药燃烧端,此时密封圈被压紧在发射管内表面和闭气柱沟槽内,以防闭气柱在发射管内运动时高压气体从二者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出去;止动销被发射管内表面限制在销座内部;被发射物安装在闭气柱与发射管口之间且其一端与闭气柱接触;挡气盘通过其与发射管之间的接口连接在发射管上,其中心线与发射管中心线重合。
发射药燃烧产生的气体产物对闭气柱和被发射物进行加速,闭气柱和被发射物在发射管内一起向发射管口运动,此时高压气体经由闭气柱的中心盲孔和销座的中心台阶孔作用在止动销上,使止动销压紧在发射管的内圆柱面上;当闭气柱上固连的销座的小台阶孔完全从发射管内露出后,止动销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凸出于闭气柱的圆柱外表面并达到极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