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连接结构、导电连接组件及展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8344.X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泽;王辉宇;江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特展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50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连接 结构 组件 展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导电连接结构、导电连接组件及展示系统,驱动组件未受到外力驱动时导电体位于缩回位置,驱动组件受到外力驱动时其可带动导电体移动至伸出位置,当导电连接结构与导电立柱的装配腔未装配时导电体位于连接本体内,且在装配过程中或拆卸过程中导电体均可位于缩回位置,不会与导电条或装配腔产生干涉,只有当导电连接结构与装配腔装配完成时导电体才会移动至伸出位置与导电条进行接触,避免了装配过程或拆卸过程中导电体与导电条或装配腔的反复干涉而降低导电体的使用寿命,可提高导电体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结构、导电连接组件及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外界设备大多数通过固定于墙壁的插座和设备插头连接取电,或者,通过移动插座与墙壁上安装的固定插座连接取电。这些连接方式均属于明线连接,不仅接线外露造成不够整洁雅观,还不易变更连接位置。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导电连接装置,其包括两个部分:母件和公件,母件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有导电条,公件活动设有球形导电体,通过将公件安装于外界设备,并使其导电体与外界设备电连接,使该导电体与导电条相接触,导电条连接市电即可使外界设备完成取电。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导电连接装置,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球形导电体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不方便安装和成本较高。
或者,现有的另一种导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电条,第二部分包括基座和装接在基座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本体、设于本体末端的形变部和连接形变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伸出基座外且接触部所处平面与本体所处平面相平行或相垂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接在一起时接触部与导电条接触导电。但是,该种结构存在如下弊端:接触部始终伸出基座外,使得在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进行装接或分离的过程中,均要克服形变部的形变力才能将接触部与导电条相接触或分离,在反复拆装过程中接触部及形变部的结构极容易损坏而导致寿命降低,性能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导电连接结构、导电连接组件及展示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导电连接结构,该导电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主体;
导电体,其活动装接在连接主体,且其在伸出连接主体的伸出位置和缩回连接主体内的缩回位置之间活动;
驱动组件,其活动装接在连接主体,且其与导电体相传动配合;
驱动组件未受到外力驱动时导电体位于缩回位置,驱动组件受到外力驱动时其可带动导电体移动至伸出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驱动件和导电体均相传动配合,所述驱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当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导电体位于缩回位置,当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导电体位于伸出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复位弹性件,该驱动复位弹性件顶抵在连接主体和驱动件之间,以使驱动件未受到外力时其始终处于第一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扭簧,所述连接主体内设有转轴,所述扭簧套置在转轴外且其一端与驱动件相传动配合、另一端与导电体相传动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导电体为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有第一穿孔,所述驱动件设有第二穿孔,所述扭簧一端伸入第二穿孔内,所述扭簧另一端伸入第一穿孔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推杆,该推杆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连接主体内设有转轴,所述推杆套置在转轴外且第一推动部与驱动件相传动配合、第二推动部与导电体相传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特展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特展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