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训练方法、数据、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8324.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孟强;赵士超;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训练 方法 数据 图像 质量 评估 相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模型训练方法、数据、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获得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样本,训练样本未携带图像质量标签,使用训练样本对图像处理模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至少从限制图像特征向量的可行区域和鼓励图像特征向量的大模长的角度,衡量图像处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真实值的差距,并基于差距更新图像处理模型。本发明可以利用训练出的图像处理模型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避免采用人工评估的方式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提高评估效率,避免评估准确率在图像数量较多而人力不足时的下降,且图像处理模型可以使用同一套客观的评估方式对所有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可以避免人工评估过程中主观评估或评估原则的变化导致的评估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训练方法、数据、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机器学习技术不断提高。
人脸识别模型可以是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能自动检测出某张图像中的人脸,对检测出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确定人脸的身份信息。
人脸识别模型对于低质量的人脸图像(即包含人脸的图像)的脸部识别效果差。因此,在使用人脸识别模型对人脸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前,需由技术人员人为的对人脸图像进行质量评估,筛选出低质量的人脸图像,禁止机器对低质量的人脸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减少对运算资源的无谓消耗。
但是,当图像数量较多而人力不足时,人为进行的人脸质量评估的准确率可能会下降,导致低质量的人脸图像进入到机器进行的脸部识别环节,从而导致对机器的资源利用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模型训练方法、数据、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未携带图像质量标签;
使用所述训练样本对所述图像处理模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至少从限制图像特征向量的可行区域和鼓励图像特征向量的大模长的角度,衡量所述图像处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真实值的差距,并基于所述差距更新所述图像处理模型。
一种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包括:
将待评估图像输入至由上述任一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好的图像处理模型中,其中,所述待评估图像未携带图像质量标签;
获得由训练好的所述图像处理模型提取的所述待评估图像的目标图像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向量的模长,评估所述待评估图像的质量。
一种数据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数据处理模型的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未携带数据质量标签;
使用所述训练样本对所述数据处理模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至少从限制数据特征向量的可行区域和鼓励数据特征向量的大模长的角度,衡量所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真实值的差距,并基于所述差距更新所述数据处理模型。
一种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包括:
将待评估数据输入至由上述数据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好的数据处理模型中,其中,所述待评估数据未携带数据质量标签;
获得由训练好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型提取的所述待评估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向量的模长,评估所述待评估数据的质量。
一种图像处理模型,所述图像处理模型由上述任一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得到。
一种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获得单元和第一训练单元,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