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墙板临空端的限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7095.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G21/16;E04G21/1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墙板 临空 限位 方法 | ||
一种隔墙板临空端的限位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采用角钢制备限位件,通过将其安装在隔墙板临空端的上下端部的顶部安装面和底部安装面上,限制隔墙板不能向隔墙板临空端的外侧平移,使得在条板隔墙内部建立的水平方向预应力损失小,可以有效防止条板隔墙在竖向拼缝处开裂。本发明施工工艺及工序简单、可以长期保持条板隔墙不产生干缩开裂,避免出现条板隔墙开裂的质量问题,安装工效高且安装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到隔墙板的安装,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隔墙板临空端的限位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隔墙板,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23451-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轻质条板》(JG/T350-201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有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内隔墙—轻质条板(一)》(10J113-1)。全国各地方的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有很多,如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推荐图)《轻质墙板构造图集》(轻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苏J/T15-2005(四)),新疆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内隔墙构造(轻质空心条板)》(新12J11-1)等。
目前现有技术建筑工程隔墙板的施工安装方法,可见上述标准和标准设计图集。隔墙板顶端为平齐面,隔墙板顶端与梁(或楼板)底部连接方法是采用钢质U形卡固定;隔墙板水平端部留有空隙(有的未作任何处理,有的也是采用钢质U形卡固定)。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钢质U形卡容易生锈造成墙面浸色,影响外观效果;其二是墙体的干缩容易造成墙体在条板的竖向拼缝处开裂,严重影响观瞻,造成大量的用户投诉,修复处理非常困难,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两个原因造成了建设方对使用隔墙板的抵触,使得这种有利于环保、节材、高效和优质的建材制品应用极为困难。
发明专利授权说明书CN201510487432.4,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隔墙板的施工安装方法,是将隔墙条板的顶端加工成折线形端部截面,包括隔墙条板顶端两侧坡形顶面和隔墙条板顶端倒梯形沟槽;在隔墙条板的安装接触面底部对应整段隔墙板的中心线位置用钢钉将通长倒梯形木方固定,将固定好的倒梯形木方卡入隔墙条板顶端倒梯形沟槽内;将整段隔墙板两端的对头梯形木楔对称进行多次紧固实施顶紧,通过整段隔墙两端的对头梯形木楔的紧固,使得整段隔墙板平面内产生有水平方向的预压应力。该发明施工工艺及工序简单、施工安装工效高、墙面整洁平整、不存在钢质U形卡容易生锈造成墙面浸色、可以有效防止墙体的干缩容易造成墙体在隔墙条板的竖向拼缝处开裂,施工安装成本低。对于整段隔墙板的端部没有柱面或墙面接触的位置,是在整段隔墙板端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用对头布置的梯形木楔向整段隔墙板的中心方向靠实顶固,使得整段隔墙板平面内产生有水平方向的预压应力;但是由于木材的弹性模量较低,又特别容易被压缩变形,预应力损失较大,预应力的有益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墙板临空端的限位方法,在条板隔墙内建立的水平方向预应力损失小,可以有效防止或减轻条板隔墙的开裂,且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成本低。
一种隔墙板临空端的限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限位件
采用角钢制备限位件,按照设计尺寸截取一段角钢,在角钢的其中一肢上开设一个以上通孔,限位件制备完成备用;
步骤二、安装限位件
当隔墙板的端部无柱或墙作为侧面支顶时,隔墙板的端部成为隔墙板临空端,使用钢钉将所述步骤一制备的限位件分别固定在隔墙板临空端上部对应的顶部安装面下部,以及下部对应的底部安装面上部,限位件安装完成;
步骤三、安装隔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7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