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6874.0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欧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益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71/08;H01H7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火线断路单元以及零线断路单元,火线断路单元包括火线操作机构、火线脱扣机构、火线动触头、火线静触头、火线灭弧罩以及火线接线柱,火线操作机构包括触头座、操作手柄以及连杆,火线动触头设置于触头座,零线断路单元包括零线操作机构、零线脱扣机构、零线动触头、零线静触头、线路板以及零线接线柱,零线断路单元包括零线灭弧罩,触头座上设有导电切换件,导电切换件与火线动触头电连接,壳体内设有导电件,导电件与线路板电连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具有双灭弧功能、能实现正反接线、具有指示复位功能并能兼具漏电试验功能,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当被保护电路中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只要漏电电流达到设计选择动作电流值,漏电断路器内的漏电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漏电和触电保护作用。漏电断路器通常包括壳体、火线断路单元以及零线断路单元。
火线断路单元包括火线操作机构、火线脱扣机构、火线动触头、火线静触头、火线灭弧罩以及火线接线柱。零线断路单元包括零线操作机构、零线脱扣机构、零线动触头、零线静触头以及零线接线柱。火线动触头与火线静触头在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电弧,通过设置的火线灭弧罩来实现灭弧功能,保证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以及用电安全。零线动触头与零线静触头在接触时会产生少量电弧,而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不具有对零线断路单元进行灭弧的功能,长此以往,也会造成零线动触头与零线静触头表面被电弧灼伤、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触头失效,从而影响漏电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以及使用寿命。
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结构一般因线路板和试验装置在漏电断路器的上端或下端取电,线路板取电的一侧为负载侧,不取电的一侧为进线侧,如果反接,线路板取电端则变为电源侧,即使动触头断开线路,而线路板仍处于通电状态,线路板一直通电则很快就会烧毁线路板。极大的限制了漏电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导致现有的漏电断路器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该漏电断路器具有双灭弧功能且能实现正反接线,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火线断路单元以及零线断路单元,所述火线断路单元包括火线操作机构、火线脱扣机构、火线动触头、火线静触头、火线灭弧罩以及火线接线柱,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的触头座与操作手柄以及连接触头座与操作手柄的连杆,所述火线动触头设置于触头座,所述零线断路单元包括零线操作机构、零线脱扣机构、零线动触头、零线静触头、线路板以及零线接线柱,所述零线断路单元包括零线灭弧罩,所述触头座上设有随触头座动作的导电切换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火线动触头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线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接触导通,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处于分断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线灭弧罩配合零线灭弧罩分别对火线断路单元与零线断路单元进行灭弧,防止触头表面被电弧灼伤,实现双灭弧功能,以此来保证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以及使用寿命。火线操作机构带动导电切换件同步动作来控制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的接触或分离,以此来控制线路板电路的分断,使得当线路处于反向接线时,线路板不会处于一直通电的状态,从而防止线路板烧毁。在实现正反接线的基础上,使接线操作更加简便,也提升了漏电断路器的通用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零线灭弧罩包括形状为匚字形的隔弧板以及设置于隔弧板内的多个灭弧栅片,所述隔弧板两侧壁均设有固定孔,所述灭弧栅片两侧且对应于固定孔的位置均设有插设进固定孔的固定凸块,多个所述灭弧栅片间隔排列设置,所述隔弧板底部对应于相邻两个灭弧栅片之间的位置均设有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6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