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6456.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创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熊雄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检测 坍落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包括U形底板,所述U形底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两组竖板,两组竖板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右侧竖板上升降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两组第二升降块的相邻侧壁焊接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部焊接安装有工作板,工作板上设置有循环纵向压实机构,螺纹杆上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本发明可以对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坍落度进行检测,同时避免采用工作人员将坍落度筒抬起的方式,在提高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的精准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坍落度是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方法与指标,工地与实验室中,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的高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然而现有的对坍落度检测的方法存在一些缺陷:
1、现有的大多数坍落度检测方法,太过单一,无法根据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无法判断在温度不同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多少。
2、将坍落度筒内灌入好的混凝土进行压实和抹平工作后,工作人员将坍落度筒抬起时,可能会出现将坍落度筒蹭碰到混凝土的情况,从而导致降低坍落度的检测精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以便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坍落度检测装置,包括U形底板,所述U形底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两组竖板,两组竖板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右侧竖板上升降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两组第二升降块的相邻侧壁焊接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部焊接安装有工作板,工作板上设置有循环纵向压实机构,螺纹杆上套设有第二伞形齿轮,U形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和抽料泵,右侧竖板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洞,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自由端贯穿竖板上的转动孔洞并延伸至竖板上升降槽的内部,转动杆上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呈啮合设置,U形底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U形箱,U形箱位于两组竖板之间,U形箱的内部贴合放置有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顶部焊接安装有双通箱,双通箱的一侧开设开设有出料孔洞,双通箱的另一侧开设有抹平孔洞,U形底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U形支撑板,U形支撑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搅拌箱,搅拌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U形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孔洞,搅拌箱的底部焊接安装有进料管道,进料管道贯穿U形支撑板上的进料孔洞并与抽料泵的进料端焊接安装,抽料泵的出料端法兰安装有出料软管,出料软管的自由端与双通箱的一侧外壁法兰安装,出料软管将双通箱上的出料孔洞罩设在其内部,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控温搅拌机构。
优选的,所述双通箱的顶部焊接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升降孔洞,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弹簧,两组弹簧分别位于升降孔洞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循环纵向压实机构包括凸轮、第一电机和推动板,工作板的前侧外壁转动安装有凸轮,工作板的后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贯穿工作板并与凸轮焊接安装,两组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推动板的顶部与凸轮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双通箱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压实板,压实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推动杆,推动杆的自由端贯穿固定板上的升降孔洞并与推动板的底部焊接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创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创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6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