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及其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6355.4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王旭;王浩;卜婷婷;陈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耐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2J1/22;D02J13/00;D01H1/10;D01D5/42;D01F1/10;D01F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四氟乙烯 纤维 及其 制备 | ||
1.一种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包括以下成分组成:80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与20份助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的相对密度为2.17~2.19g/cm3,所述助挤剂为闪点为80~120℃的轻质烷烃基白。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糊料:选取相对密度为2.17~2.19g/cm3的纤维级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和闪点80~120℃的轻质烷烃基白油,将二者按照8:2比例混合后储放24~48h,得到混合糊料;
S2、挤出、扎延、脱脂和烧结牵引:将步骤S1中得到的混合糊料通过挤出机挤出为直径2~5cm的棒条,将棒条通过轧延机压成宽度20~30cm、厚度0.1~0.2mm的膜带,再将膜带经过加热脱脂装置后进入烧结牵伸装置,得到宽度为10~20cm、厚度0.01~0.05mm的烧结膜带;
S3、分切、膜裂和收束:将步骤S2中得到的烧结膜带喂入电动盘式旋刀,通过电动盘式旋刀的刀片与钢棍对轧,把烧结膜带分切为若干条宽度为0.5~5mm的膜条,再把膜条通过电动盘式旋刀的加持辊连续地喂入上下两个针刺膜裂辊,两个针刺膜裂辊同步旋转把膜条刺裂后,再经收丝机连续地分束收取,得到纤维条;
S4、加捻:将步骤S3中得到的纤维条通过倍捻机进行加捻;
S5、热牵和收丝:将步骤S4中经过加捻的纤维条通过热拉牵伸装置进行加热和牵伸,制成由不规则多根纤维组成且具有一定连续长度的纤维束,纤维束在热拉牵伸后同步进行收丝;
S6、成型:将步骤S5中同步收丝后的纤维束,再通过加油绕线装置进行绕线,即得到成品纤维束,所述纤维束由若干细度不规则的纤维集束而成,纤维束展开可见纤维之间呈渔网状互相交联,并有一定量羽状毛细纤维分布其间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两个针刺膜裂辊的转向为同步逆向旋转,所述针刺膜裂辊的刺针密度为6~10根/m2,且针刺膜裂辊的转速为180~240转/min,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纤维条的线密度为500~8000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倍捻机加捻的捻度为120~280T/M,捻向为S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热拉牵伸装置的加热装置为腔室铁板加热方式,长度120cm,加热温度300~380℃,所述纤维束喂入热拉牵伸装置后,在热拉牵伸装置的腔室内折复行进,行程为3.6m,行进速度为0.5m/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热拉牵伸后的纤维束的线密度为500~2500D,所述纤维束中单根纤维的线密度为1~50D,展开后,纤维之间呈渔网状互相交联,且有少量1D以下的枝杈毛羽纤维分布在主纤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耐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耐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63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冷媒循环系统
- 下一篇:塔吊卡环解绑装置及其解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