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45557.7 | 申请日: | 202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刘在祥;陈艳凤;蔡园丰;王兵;牛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80/30 | 分类号: | F24S80/30;F24S80/60 | 
| 代理公司: | 苏州维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7 | 代理人: | 程东辉 |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集热器联箱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间隔设于所述箱体上的多个集热管连接孔;所述箱体包括:内部为水腔的内壳,设于所述内壳外围的外壳,形成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真空隔热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在各个所述集热管连接孔处固定连接,至少其中相邻两个集热管连接孔之间设置有作为所述内壳壳壁的组成部分、并且环绕在所述水腔外围的环形的变形褶皱。本申请这种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且不会发生集热管连接孔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集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联箱。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太阳能集热器虽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但是太阳能集热器是组成各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关键部件。
太阳能集热器一般包括联箱以及与联箱相连的太阳能集热管,联箱内部带有容纳被加热水的水腔。为防止内部吸收太阳能被加热的水的热量散发,联箱都设置有隔热保温结构。传统联箱的隔热保温结构是在箱壁内部填充聚氨酯或保温棉等保温材料。然而采用聚氨酯、保温棉做隔热保温层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的保温性能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申请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保温性能优异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
箱体,
与所述箱体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
间隔设于所述箱体上的多个集热管连接孔;
所述箱体包括:
内部为水腔的内壳,
设于所述内壳外围的外壳,以及
形成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真空隔热腔;
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在各个所述集热管连接孔处固定连接,至少其中相邻两个集热管连接孔之间设置有作为所述内壳壳壁的组成部分、并且环绕在所述水腔外围的环形的变形褶皱。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内壳壳壁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变形褶皱,每个所述变形褶皱分别布置在对应的相邻两个集热管连接孔之间。
任一相邻的两个集热管连接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变形褶皱。
各个所述集热管连接孔沿着直线方向等距排布,每个所述变形褶皱分别布置于对应的相邻两个集热管连接孔之间的中间。
所述内壳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圆柱形的轴线,所述变形褶皱为圆环形。
所述内壳为金属壳,所述变形褶皱是一体形成于所述金属壳上、且径向内凸的一圈挤压凸筋,所述挤压凸筋外围形成有一圈的挤压凹槽。
所述挤压凹槽中嵌有箍在所述挤压凸筋外围的箍环。
所述真空隔热腔中布置有箍于所述内壳外围的箍环。
所述箍环包括一体同轴设置于该箍环外周的环形的箍环加强筋。
所述挤压凸筋的厚度薄于所述内壳主体部分的厚度。
至少其中相邻两个集热管连接孔之间设置有作为所述外壳壳壁的组成部分、并且环绕在所述内壳外围的环形的第二变形褶皱。
所述外壳为不锈钢壳,所述第二变形褶皱是一体形成于所述不锈钢壳上、且径向外凸的一圈挤压凸筋,所述挤压凸筋的内周形成有一圈挤压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