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046.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严华;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5 | 分类号: | H01R13/15;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弹性 接触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是在插片的脊部外侧布置有旋块,旋块外侧布置有动触片,动触片外侧布置有静触片,所述旋块上端枢接固定,旋块的上下端之间靠近脊部一侧设有凸出的受力部,旋块下端朝远离脊部的方向伸出;所述动触片为金属片体,其具有由水平底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顶端抵靠在所述旋块的下端远离脊部的一侧,在所述弹性臂上端、下端之间布置有动接点;所述静触片为金属片体,其具有分隔布置的两个支腿,在两个支腿之间是悬空部分,并在悬空部分布置有静接点。本发明能够实现触片之间的弹性接触,从而避免刚性冲击,并能够提高插片插入的操作手感,延长插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内的触片接触结构。
背景技术
插座是供插头插入取电的装置,其具有可供插头的插片插入的插槽,插槽中布置有旋转块、动触片与静触片,插片插入时,旋转块被插片带动而发生旋转,旋转块再拨动动触片,使动触片与静触片形成电连接,以完成取电工作。
但是,现有的插座中,旋转块以及动触片的运动行程有限,静触片一般为刚性安装,导致动触片与静触片发生刚性碰撞,容易发生电火花,而且动触片容易疲劳,长时间使用后动触片与静触片的接触压力越来越小,严重时会发生接电失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解决动触片与静触片的刚性接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是在插片的脊部外侧布置有旋块,旋块外侧布置有动触片,动触片外侧布置有静触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块上端枢接固定,旋块的上下端之间靠近脊部一侧设有凸出的受力部,旋块下端朝远离脊部的方向伸出;
所述动触片为金属片体,其具有由水平底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顶端抵靠在所述旋块的下端远离脊部的一侧,而且所述弹性臂在自由状态下能够将所述旋块的下端推压至贴靠于所述脊部的位置,在所述弹性臂上端、下端之间布置有动接点;
所述静触片为金属片体,其具有分隔布置的两个支腿,在两个支腿之间是悬空部分,并在悬空部分布置有静接点,所述两个支腿得到支撑而使所述悬空部分在受到压力时能够产生弹性变形。
所述的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其中:在所述弹性臂上端、下端之间接近中点位置布置有所述动接点。
所述的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其中:所述支腿为波纹结构。
所述的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其中:在插片插入的状态下,称所述旋块的受力部与插片的接触点至旋块的枢接点之间的插入方向距离为第一距离,而所述旋块的枢接点至旋块的下端的插入方向距离为第二距离,则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比值介于0.25-0.35之间。
所述的插座触片的弹性接触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距离介于8-1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大弹性臂的摆动范围,增加弹性臂上动接点的运动距离,增加静触片上静接点的弹性活动裕度,可使得本发明能够实现触片之间的弹性接触,从而避免刚性冲击,并能够提高插片插入的操作手感,延长插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性触片接触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仅画出一个旋块)。
图3是弹性触片接触结构在插片插入前的剖视结构图。
图4是弹性触片接触结构在插片插入后的剖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