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析后活性炭高温检测及熄灭降温处理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4267.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0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墨;周浩宇;刘雁飞;李谦;王业峰;刘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G01N25/20;G01J5/00;A62C31/0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析 活性炭 高温 检测 熄灭 降温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解析后活性炭高温检测及熄灭降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完成解析后的活性炭通过输送机(4)进行输送,在卸料段上,输送机(4)内的活性炭经由卸料导管(1)输送至卸料斗(2)内;
2)在卸料导管(1)内,热成像仪(5)对流经卸料导管(1)内的活性炭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3)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流经卸料导管(1)内的活性炭是否具有高温点;
3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重复步骤2);
3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进行步骤4);
4)活性炭经卸料导管(1)进入卸料斗(2),在卸料斗(2)内对相应的高温活性炭进行隔氧灭火处理;进入卸料斗(2)内的活性炭再输送至料仓(3),在料仓(3)内对隔氧灭火处理后的活性炭进行喷水冷却处理;最后通过料仓(3)将活性炭分送至需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流经卸料导管(1)内的活性炭是否具有高温点,具体为:
热成像仪(5)对流经卸料导管(1)内的活性炭进行实时拍摄,得到一次热成像图像;根据所述一次热成像图像,获取一次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对比;若T1≤T0,则判断所述一次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重复步骤2);若T1>T0,则判断所述一次热成像图像具有疑似高温点,则热成像仪(5)开始旋转对流经卸料导管(1)内的活性炭进行追踪拍摄,得到二次热成像图像;根据所述二次热成像图像,获取二次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对比;若T1`≤T0,则判断所述疑似高温点为假高温点,重复步骤2);若T1`>T0,则确认所述疑似高温点为高温点,则进行步骤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0的取值范围为390~4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0的取值范围为400~4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二次热成像图像划分为n个区域,获取n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最高温度,选取n个最高温度中的最高温度值即为T1`,n的取值为1-20;热成像仪(5)追踪拍摄的次数为1-5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的取值为3-15;热成像仪(5)追踪拍摄的次数为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对高温活性炭进行隔氧灭火处理,具体为:当判定所述活性炭物料具有高温点时,通过设置在卸料斗(2)上的隔氧灭火装置(6)对相应的高温活性炭喷吹隔氧灭火气体,从而实现对高温活性炭的熄灭和初步降温;
在步骤4)中,所述对隔氧灭火处理后的活性炭进行冷却处理,具体为:当完成隔氧灭火处理后的活性炭落入料仓(3)内时,通过设置在料仓(3)上的喷水冷却装置(7)对隔氧灭火处理后的活性炭进行喷水降温,从而实现对高温活性炭的进一步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氧灭火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隔氧灭火装置(6)开始喷吹隔氧灭火气体的时刻为t0`,s;则t0`满足以下关系式:
t0`=t0...式I;
设定喷水冷却装置(7)开始喷吹水雾的时刻为t0``,s;则t0``满足以下关系式:
在式I和式II中,t0为热成像仪(5)检测到卸料导管(1)内的活性炭具有高温点时的时刻,s;t0`为隔氧灭火装置(6)开始喷吹隔氧灭火气体时的时刻,s;t0``为喷水冷却装置(7)开始喷吹水雾时的时刻,s;H为卸料斗(2)和料仓(3)之间的垂直高度,m;g为重力加速度,m/s2;或
喷水冷却装置(7)开始喷吹水雾的时刻t0``为隔氧灭火装置(6)完成隔氧灭火处理后的时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42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