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43924.X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李骏;王增浩;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C10C3/02 | 分类号: | C10C3/02;C10C3/08;C10C3/00;D01F9/145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段雅静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沥青 碳纤维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芳碳率CA>40%的富芳烃油掺杂5~30wt%的生物质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原料,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及Lewis酸性催化剂置于耐腐蚀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催化缩聚反应,催化剂加入量0.1~5wt%,反应温度300~450℃、反应压力0.1~10MPa、反应时间4~10h,最终得到流动性良好并具有50-100%光学各向异性的可纺中间相沥青;
(2)将上述可纺中间相沥青依次进行熔融纺丝、预氧化、炭化、石墨化,制成沥青基碳纤维;
所述的富芳烃油性质为平均分子量200~500,芳环数2~6,是以催化油浆、减压馏分油、乙烯焦油、煤焦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原料经减压分馏得到大于300℃重馏分段,与萃取剂糠醛按剂油比1~5混合后以0.5-1m3/h的流速送入超声热过滤耦合萃取系统处理,调节超声波发生器功率为600-900W,混合物料温度为60-90℃,采用孔径为20~200nm的陶瓷膜作为过滤介质;然后将滤液静置沉降和剂油分离,取抽出油引入凝胶渗透色谱柱分离,获得富芳烃油;
所述超声热过滤耦合萃取系统包括超声空化单元、热过滤单元和溶剂萃取单元,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系统的内侧壁上,通过外接导线连接电源及控制器;滤膜水平设置在系统内腔中下部,两端通过卡槽固定在超声波发生器内侧壁上,便于滤膜清洗和更换;搅拌浆位于滤膜上方的中部,在搅拌杆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灵活调变搅拌速率;物料进口位于系统顶部,通过管道泵将大于300℃重馏分段与萃取剂的预混合组分输送至系统内;系统底端料液出口连接物料静置单元,通过静置方式实现剂油分离;设备底部设置卡扣连接装置,便于设备的清洗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渗透色谱柱的填料采用聚苯乙烯凝胶,填料孔径为100-600Å,凝胶柱床直径为50-100mm,凝胶柱床高800-1000mm,冲洗剂为四氢呋喃,洗脱温度为30-80℃,流速0.5-3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为木屑、木质素、壳聚糖、生物质热解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wis酸性催化剂为HF/BF3、无水AlCl3、无水FeCl3、无水NiCl3、无水Zn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得到的可纺中间相沥青软化点为240~280℃,H/C比为0.5~0.7,残炭值为80~85%,各向异性中间相沥青含量为5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得到的沥青基碳纤维密度为1.75~1.85g/cm3,拉伸强度为1500~2000MPa,拉伸模量为200~350GPa。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可纺中间相沥青和沥青基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9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自动脱膜机构
- 下一篇:智能指环和充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