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3513.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方精忠;殷昌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兴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51/00;B24B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3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自动 生产线 及其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砂光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1)、正面砂光装置(2)、输送装置(3)、翻转装置(4)、反面砂光装置(5)、下料装置(6),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木材层层叠放在上料装置(1)上,控制上料装置(1)开启,上料装置(1)将顶部的木材移动至正面砂光装置(2)中;
步骤2,控制正面砂光装置(2)开启,正面砂光装置(2)对木材的正面进行砂光,砂光完成后输出木材至输送装置(3)上;
步骤3,控制输送装置(3)开启,输送装置(3)将木材输送至翻转装置(4)上,当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木材完全位于翻转装置(4)上时,控制翻转装置(4)启动,翻转装置(4)带动木材旋转180度并位于输送装置(3)上,使木材反面朝上,控制输送装置(3)启动,输送装置(3)输送木材至反面砂光装置(5)中;
步骤4,控制反面砂光装置(5)开启,反面砂光装置对木材的反面进行砂光,砂光完成后输出木材至下料装置(6)上;
步骤5,当木材位于下料装置(6)上时,控制下料装置(6)开启,下料装置(6)驱动木材向下活动一个木材高度的距离,以承接下一块木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控制用于升降木材的第一升降装置开启,第一升降装置驱动木材向上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当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顶部的木材位于正面砂光装置(2)的进口处时,控制第一升降装置停止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控制用于推动木材平移的推料装置开启,推料装置将木材推入正面砂光装置(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当第三感应装置感应到木材位于下料装置(6)上时,控制定位装置启动,定位装置对木材进行定位,使木材工整的位于下料装置(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控制用于升降木材的第二升降装置开启,第二升降装置驱动木材向下活动一个木材高度的距离。
7.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控制模块、砂光控制模块、输送控制模块、翻转控制模块、下料控制模块,所述上料控制模块对上料装置(1)进行控制,所述纱光控制模块对正面砂光装置(2)和反面砂光装置(5)进行控制,所述输送控制模块对输送装置(3)进行控制,所述翻转控制模块对翻转装置(4)进行控制,所述下料控制模块用于对下料装置(6)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升降模块、推料模块,所述第一升降模块控制第一升降装置的开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木材上下活动,所述推料模块控制推料装置的开闭,推料装置用于将木材推入正面砂光装置(2)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控制模块包括定位模块和第二升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控制定位装置的开闭,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对木材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升降模块控制第二升降装置的开闭,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木材上下活动。
10.一种木材自动砂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正面砂光装置(2)、输送装置(3)、翻转装置(4)、反面砂光装置(5)、下料装置(6)和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兴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兴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5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