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击碱锰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3122.9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63 | 分类号: | H01M50/463;H01M6/08;H01M6/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薄盈盈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撞击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碱锰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击碱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电池集电极和隔膜管,所述隔膜管安装于电池外壳内,所述隔膜管与电池集电极之间套设有密封圈;所述隔膜管的顶部设有防撞击绝缘环,所述防撞击绝缘环包括由隔膜管分隔形成的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内填充有本胶,所述外腔体内填充有硬化剂。本发明防撞击绝缘环内的少量液体具有缓冲作用,降低隔膜管在电池受到撞击时的应力,避免顶部的隔膜破裂;当碱锰电池在多次负极朝下跌落导致膈膜破裂后,防撞击绝缘环的内腔体和外腔体内的本胶和硬化剂快速混合,在破裂面表面迅速凝固固化,修复强化隔膜,避免内部锌膏的挤出,防止内部短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锰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击碱锰电池。
背景技术
碱锰电池隔膜主要原料是聚乙烯醇纤维,其有好的耐碱性,有好的吸液性及良好的隔离性能,也有合适的加工性能,但该隔膜强度较差,尤其吸收电解液后韧性和刚性都很差。圆柱形碱锰电池隔膜通常卷纸加工为底端封口上端开口的管状,电解液通过隔膜孔隙形成离子导电,而隔膜把外部的正极环和内部负极锌膏分隔开。在碱锰电池封口时,正极环比隔膜上端矮一些距离,是为了给电池留有足够内部气室,缓冲电池内部气胀,避免电池发生漏液。隔膜的上端是顶到密封圈内部形成小的包裹,避免锌膏溢出。
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结构是能够避免锌膏溢出短路的。但电池应用场景比较多,当电池应用到一些玩具中或遥控器中时,会不小心发生跌落,这时,虽然隔膜上端包裹一般不会发生锌膏溢出电池内部短路,但当多次负极朝下跌落时,锌膏由于流动性好先填充满隔膜顶端,而正极环配合紧下落慢,正极环下落时就会挤压隔膜使隔膜破裂,内部锌膏挤出形成内部短路,电池失效,而且严重情况下发热形成高温危险,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风险。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双端封闭隔膜管碱性锌锰电池”,其申请公布号为CN111092237 A,该发明通过异形密封胶圈配合密封胶使用,提高隔膜管与密封塑料之间的密封的效果,通过对定位机构上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密封的效果,而且便于安装。但是,该发明仅仅将电池的双端封闭,未对隔膜进行加固处理,在电池受到撞击时依然存在隔膜破裂的风险。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双端封闭隔膜管碱性锌锰电池”,其申请公布号为CN205104562U,该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端密闭的电池隔膜管结构,阻隔了因布朗运动而存在的电池慢性短路通道,可帮助提高电池长期贮存后各项性能的保持能力,可容许有较大的电解液加注量,有利于提高电池的高功率放电性能。但是,该实用新型只是对锌锰电池口部进行耐碱固化密封胶密封,但隔膜的强度并未得到处理,在电池受到撞击时依然存在隔膜破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传统碱锰电池隔膜吸收电解液后韧性和刚性变差,受到撞击后易破裂造成内部短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防撞击碱锰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击碱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电池集电极和隔膜管,所述隔膜管安装于电池外壳内,所述隔膜管与电池集电极之间套设有密封圈;所述隔膜管的顶部设有防撞击绝缘环,所述防撞击绝缘环包括由隔膜管分隔形成的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内填充有本胶,所述外腔体内填充有硬化剂。
本发明的防撞击碱锰电池设计巧妙,该碱锰电池正常使用时,防撞击绝缘环内的少量液体具有缓冲作用,降低隔膜管在电池受到撞击时的应力,避免顶部的隔膜破裂;当碱锰电池在多次负极朝下跌落时,锌膏由于流动性好先填充满隔膜顶端,而正极环配合紧下落慢,正极环下落时就会挤压隔膜使隔膜破裂,膈膜破裂后,防撞击绝缘环的内腔体和外腔体内的本胶和硬化剂快速混合,在破裂面表面迅速凝固固化,修复强化隔膜,避免内部锌膏的挤出,防止内部短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隔膜管内部为锌膏,外侧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空间安装有正极环,所述正极环的高度低于隔膜管。正极环与隔膜管顶部的间距是为了给碱锰电池留有足够内部气室,缓冲碱锰电池内部气胀,避免碱锰电池发生漏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硝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syslog日志拆分系统及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