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苗药拔罐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968.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三学;吴三桥;何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三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H39/04;A61M37/00;A61K36/758;A61P29/00;A6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苗药拔罐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苗药拔罐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拔罐缸体,所述拔罐缸体内可拆卸安装有便于固定酒精棉的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内设有存放苗药的储药机构。使用时,将苗药放入储药机构内,之后将酒精棉固定于支架机构上,将酒精棉进行点燃,之后将支架机构塞入到拔罐缸体内,组合好后吸附在人体的表面即可完成,既保证了传统火罐温热作用,又能够添加苗药进行同步治疗,实现罐药的双重同步治疗,利用拔罐治疗产生刺激、形成局部充血、皮肤毛孔扩张、使药物得到充分的吸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拔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苗药拔罐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拔罐俗称火罐,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但是当前的拔罐治疗常常只是单纯的拔罐,没有同时辅助药疗和磁疗。如果遇到需要同时进行其他中医治疗的患者,只能多次反复采用其他设备,不但造成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而且也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有的虽然也有添加安装药物成分的例如专利号为CN201320224425.1的虽然添加了药物成分,但是只适用于真空拔罐,并不适用于传统的火罐;
目前出现一种改进的真空拔罐,由于它不需要火源,而是采用真空抽吸装置,在对罐本体内地空气排空后,通过单向阀气密性地封闭空气排出口,隔断罐本体与外界的空气流通,从而在罐本体内部形成负压,也可以起到传统拔罐的一些作用,但是,这种真空拔罐也存在缺陷,由于真空抽吸装置来制造负压,所以不需要火源,但同时也去除了传统拔罐中的热源,这就使得拔罐疗法失去其温热作用,影响了对患处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拔罐结构既能够保持传统的火罐拔罐方式又能够添加药物进行同步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组合式苗药拔罐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组合式苗药拔罐器,包括有拔罐缸体,所述拔罐缸体内可拆卸安装有便于固定酒精棉的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内设有存放苗药的储药机构。
优选地,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根支撑腿,三根所述支撑腿呈三角架型,所述拔罐缸体的缸口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能够卡住所述支撑腿的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至下表面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沿着所述固定孔的周围成型有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过盈配合有所述储药机构。
优选地,所述储药机构包括有盖体,所述盖体外包裹有与所第三凹槽内壁紧密贴合的硅胶套,所述盖体插套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盖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花洒状的药液囊,所述药液囊上开设有若干个微孔。
优选地,所述拔罐缸体的缸口为喇叭状;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呈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距离拔罐缸体缸口的距离A大于人体皮肤经过拔罐器吸拔后隆起的高度。
一种组合式苗药拔罐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粉碎,将苗药的原料按照配比混合粉碎至粉末;
(b)浸泡,将粉末加水通过温水进行搅拌浸泡获得浸泡液,浸泡时间为3~4小时;
(c)震荡,将所述浸泡液通过超声波进行震荡5~8分钟;
(d)煎煮,将震荡后的浸泡液进行蒸煮数次;
(f)过滤,将煎煮后的浸泡液过滤去除药渣,获得苗药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三学,未经吴三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