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1823.9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亮;龙开祥;国世上;刘炎;邹杨;高超;曲远航;谷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3/02 | 分类号: | H03H3/02;H03H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声波 谐振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可以减小横向振动模式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新型结构。随着5G时代的到来,针对滤波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受其声波传播原理的限制,无法满足无线通信更高频段的应用。传统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通常由上电极、压电材料、下电极三层结构所组成。但这一结构通常会伴随着横向振动模式,影响了谐振器的使用性能。本发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新型结构,包括上电极、压电层、下电极、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和第三反射层;本发明通过改善压电层以上的结构,在上电极周围增加反射层,更好地反射声波,抑制横向振动模式,提高FBAR器件的Q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声波谐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无线电通信对滤波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受制于其频率以及功率的限制,将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要求;体声波滤波器(BAW)相对于声表面波(SAW)滤波器而言,可以提供更好的隔离特性、更低的插入损耗、更陡峭的曲线以及高Q值。
传统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结构由顶电极、压电材料、底电极三层结构组成,根据压电效应,在顶电极、底电极施加电压时,谐振器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激发出厚度延展模式,但是同时也会激发出一些横向振动模式(“寄生模式”),这些横向寄生模式会影响谐振器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来改善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横向振动模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包括上电极、压电层、下电极、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和第三反射层;
其中,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和第三反射层和上电极均处于压电材料上方;采用相同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上电极、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依次从内到外嵌套,共同组成压电材料顶部以上的复合结构;上电极、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相互独立,交替分布,上电极与第一反射层呈不对称嵌套,第一反射层相对于上电极呈不平行多边形;第二反射层相对于第一反射层呈不平行多边形,第三反射层相对于第二反射层呈不平行多边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电极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压电层压电材料为多边形结构;所述下电极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一反射层为任意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反射层为任意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三反射层为任意的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电极、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的材料相同,均为钼;
更进一步地,压电层为具有压电效应的薄膜材料,包括氮化铝、氧化锌、铌酸锂。
更进一步地,上电极和下电极均为钼。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硅片作为外延衬底,并沉积一层Si3N4,在Si3N4上旋涂一层光刻胶,采用刻蚀法刻蚀一凹槽作为空气层;
(2)在所述的空气层以及两侧的Si3N4上沉积一层SiO2,并刻蚀掉除空气层以外的SiO2;
(3)在所述的Si3N4以及SiO2表面沉积一层金属Mo,作为底电极;
(4)在所述的底电极表面沉积一层压电材料;
(5)在所述的压电材料表面沉积一层SiO2并刻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1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一次整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宽带硅基金属波导矩-圆模式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