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0964.9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倪少权;占栋;王瑞锋;黄祥;苏轩;薛刚;王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65 | 分类号: | E05F15/665;E05F17/00;E06B3/44;B61B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康拯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站台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高铁站台屏蔽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以及若干并排设置的升降门单元,所述升降门单元可升降的设置在位于站台边缘、沿长度方向预设设置的基坑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讯单元控制各个所述升降门单元的升降动作;所述升降门单元包括在基坑中固定设置的安装架和通过升降驱动单元竖向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升降门板,以及用于将上升到位的升降门板在所述安装架上进行锁止的自锁机构;所述安装架顶部设置有可开闭的水平盖板;若干相邻升降门单元的升降门板自基坑中升起至最高处时,其站台地平面以上的部分构成首尾相接的屏蔽门;且所述升降门单元的升降门板可完全下降至所述基坑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铁站台屏蔽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系统。
背景技术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或站台门。当列车到达和出发时,站台门可自动开启和关闭,将行车空间与乘客候车空间做一个机械化的隔离,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我国的高铁列车、城际列车由于运输线路分布广泛、运行里程长等因素,同一站台中进站的在线运行车辆存在有多种车型的情况,地铁领域的传统屏蔽门难以适应多种车型列车停靠的需要。
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4176067A,名称为“适应所有列车车型的站台安全门”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站台安全门结构,通过将两组滑动门组件两两错位安装在同一根立柱上,门体结构包括滑动方向相反的左滑动门和右滑动门,列车到站停稳后,门体结构的左滑动门滑动后,与左边相邻的门体结构的右滑动门重叠;门体结构的右滑动门滑动后,与右边相邻门体结构的左滑动门重叠,实现适应不同车型停车的车门位置,但是现有技术中此类方案采用左右滑动门配合实现一定程度的多车型适应性,但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案较为复杂。
再如公开号为CN111762204A,名称为“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种车型的升降折叠式站台防护装置,包括升降折叠站台门、立柱、端门;若干升降折叠站台门和立柱沿轨道纵向依次交替形成纵向站台门,纵向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横向的端门;每个升降折叠站台门的宽度相等,且所有升降折叠站台门的宽度之和在纵向站台门的总长中占比80%以上;升降折叠站台门包括的多片屏蔽折叠片依次上下铰接,屏蔽折叠片的两端在两侧的立柱上可上下滑动,通过升降折叠站台门的上下折叠与展开,代替传统站台门的固定门以及滑动门,实现站台门的屏蔽功能。此类垂直升降站台门折叠片置于站台门上方,存在掉落后伤及乘客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折叠结构本身的限制,站台面上始终需要保持有固定的安装和传动结构,站台门的最大开度始终都会受到这些结构的影响,无法任意开启台面与列车车门间的通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升降式结构,以若干升降门单元在站台边缘下沉式布置、相对独立动作但统一控制,实现在高铁站台上根据进站车型规格实时调整升降门单元的启闭以适应各种车型的升降式站台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以及若干并排设置的升降门单元,所述升降门单元可升降的设置在靠近站台边缘、沿长度方向预设的基坑中,即升降门单元的两侧刚好对应站台侧和轨道侧,升降门单元可以构成轨道与站台间的隔离,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讯单元控制各个所述升降门单元的升降动作实现自动化动作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0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