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40407.7 申请日: 2021-01-13
公开(公告)号: CN112826791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5
发明(设计)人: 孙敏捷;沈月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7/69;A61K41/00;A61K45/00;A61K38/28;A61P3/10;A61M37/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黄欣
地址: 21000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光控 凝胶 阵列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由微针阵列和背衬组成,所述微针基质由两种修饰过的聚多糖主链交联而成的水凝胶制成,两种聚多糖主链的修饰分别为在聚多糖主链上修饰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含药微针阵列即在水凝胶基质中包载药物,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在可见光条件下亲和度很高,形成主客体包合物进行药物包载,而在紫外光条件下,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亲和度降低,主客体包合物打开,药物释放。这两个过程可逆,因此使得微针阵列在紫外光照射时,药物大量释放;可见光照射时,药物释放量大大减少,从而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针透皮给药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并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微针阵列能够无痛地穿透皮肤表层到达真皮层以释放药物,真皮层发达的毛细血管网络能够使药物快速发挥作用;同时,在去除微针阵列后皮肤能够迅速恢复,以防止对皮肤组织的长期损害。

微针按照材料和给药方式可分为预处理实心微针、包衣微针、可溶性微针和空心微针。其中包衣微针载药量比较小,预处理实心微针和空心微针的药物递送量较大,但是可能会由于材料问题引起过敏反应,并且空心微针还具有易堵塞的特点。相比前三者而言,可溶性微针由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制备,具有可在体内降解,使用后不会产生针尖废弃物,载药量比较大,并且材料低廉,制备简单等优点。聚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可降解性,使用聚多糖作为主链可以确保微针阵列贴片的安全性。

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是目前治疗Ⅰ型糖尿病和Ⅱ型晚期糖尿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但长期反复注射会为病人带来痛苦,降低了患者依从性;并且病人无法及时进行剂量调整,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注射不足,引起高血糖并发症,或者注射过量导致低血糖的情况,严重低血糖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能够将微针透皮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用于递送胰岛素及其他类型降糖药,不仅能够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还能够结合血糖检测技术,对病人血糖进行实时调控,降低副作用。此外,温和的微针制备条件能够降低对包载药物性质和药效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分布在聚多糖主链上修饰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将两种不同的聚多糖主链混合形成水凝胶,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在可见光条件下亲和度很高,形成主客体包合物进行药物包载,而在紫外光条件下,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亲和度降低,主客体包合物打开,药物释放。这两个过程可逆,因此可以使含药微针阵列达到在紫外光照射时,药物大量释放;可见光照射时,药物释放量大大减少,从而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由微针阵列和背衬组成,其中:

所述微针阵列的基质由两种修饰过的聚多糖主链交联而成的水凝胶制成,两种聚多糖主链的修饰分别为在聚多糖主链上修饰环糊精和偶氮苯基团。在水凝胶基质中包载药物得到含药微针阵列。所述背衬由聚多糖水凝胶制成。其中聚多糖的分子量范围为5-2000kD,环糊精在聚多糖主链上的摩尔取代度为1%-60%,偶氮苯基团在聚多糖主链上的摩尔取代度为1%-40%。

进一步地,所述聚多糖主链选自:葡聚糖,壳聚糖,海藻酸钠,透明质酸,甘露糖。

进一步地,所述微针中包载的药物选自:磺脲类促泌剂(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等);非磺脲类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α-糖苷酶抑制剂(糖-100、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多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胰岛素;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等降糖药物以及其他白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酶、疫苗等蛋白多肽类药物。优选为胰岛素等降糖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水凝胶微针阵列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0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