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在车载动力电池FPC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0130.8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吴菲;杜野;许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车载 动力电池 fpc 温度 检测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在车载动力电池FPC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主体、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前侧上部的热敏电阻素子、设置于所述热敏电阻素子上下两侧的电极、设置于所述上侧电极的导电材料、设置于所述下侧电极的保护层、与所述保护层连接的素子引线以及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两侧的引脚,所述两侧的引脚通过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素子引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温度传感器从温度传感器本身的防护考虑,应用一种新型的贴片样式取代现有封装的样式,避免了产品需要在对应上述FPC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有的工序造成的贴片异常上,采用阶梯型引脚的结构保证了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有自身更好的强度以及耐高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车载动力电池FPC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PACK轻量化和自动化为车载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现状:对电池模组需要进行实时的温度采集和电压采集,传统的温度采集使用线束式样的温度传感器,布点多,线束杂乱,不利于自动化和轻量化。国内主流电池模组监测方式由线束更改为FPC(柔性线路板)进行相应的检测,达到自动化和PACK轻量化的目的。FPC的自动化要求使用SMD式样的温度传感器。SMD(封装0402,0603,0805…)组装在FPC上,通过镍片跟电池模组极柱连接后测温。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FPC在制造过程中,存在PI补强,热压,烘烤等工序,对SMD封装品存在热应力以及机械应力,导致温度传感器开裂异常。此现象对于车载产品是不能被允许的。应用上,PACK的防护等级不够,或者内部产生冷凝液等存在水汽的情况下,极易对温度传感器造成损坏(水汽侵入导致的热敏电阻测温异常),温度传感器进水汽后采集异常,会导致整车高温报警,紧急停车的误报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将热敏电阻芯片封装在密封胶内、具有一层硅胶保护,外用环氧树脂进行成型包封的应用在车载动力电池FPC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在车载动力电池FPC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主体、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前侧上部的热敏电阻素子、设置于所述热敏电阻素子上下两侧的电极、设置于所述上侧电极的导电材料、设置于所述下侧电极的保护层、与所述保护层连接的素子引线以及设置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两侧的引脚,所述两侧的引脚通过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素子引线连接。
进一步地,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表面外设置有环氧树脂包覆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银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电阻素子为金属酸化物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环氧树脂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素子引线为金引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为银锡膏。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抬离所述引脚底部所在平面0.02mm±0.05mm,所述引脚底部所在平面具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顶部1.1mm±0.15mm。
进一步地,引脚的宽度为0.6mm±0.2mm。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长度为2.65mm±0.2mm,宽度为1.6mm±0.15mm;所述两侧引脚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所在长方向的距离为3.80mm±0.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0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