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9915.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余旭帆;麦湛华;黄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稳建筑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混凝土 构件 抗压强度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系统,包括剪压机的机体,机体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机体还包括控制上压块朝向下压块运动的驱动件,下压块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上放置有若干混凝土试块,机体上设置有将试块推向下压块和上压块相对一面的推动件。将待试验的试块均放置到通道内,以使得在气缸将位于通道最低处的试块推到下压块上之后,后续的试块可以自动填补在通道的最低端位置处,以便位于通道最低处的气缸直接将试块推向下压块,试块在运动时,推动毛刷运动,毛刷运动时,清理残留在下压块的试块碎屑,以使得下压块上不易残留其他颗粒物质,以影响试块试验时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饮料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在制作成构件之前,都需要进行抗压强度的检测,以测定用该混凝土制作的构件是否合格。
现有的用于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有很多中,分别有剪压法、钻心法、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以及后锚固法,剪压法中有用于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剪压仪,利用剪压法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对混凝土构件的直角边施加垂直于承压面的压力,使混凝土构件的直角边产生局部剪压破坏,并根据剪压力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在检测前,需要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到剪压仪放置在剪压仪上,然后通过操作剪压仪以获取所需要的试验数据,在检测完当前试块之后,需要人工清理放置试块的部位,以便将下一块试块放置到试验的部分,以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需要连续测试多块混凝土试块时,每次都需要手动将试块从试块蒸养箱中将试块取出然后放置到剪压机上,来来回回的搬运,给检测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不必要时间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系统,包括剪压机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机体还包括控制上压块朝向下压块运动的驱动件,所述下压块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放置有若干混凝土试块,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将所述试块推向下压块和上压块相对一面的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台和推动件,以便将待试验的混凝土试块事先放置在放置台上,以在上一试块检测完毕之后,在推动件的作用下,直接将下一块试块推到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进行试验,无需人工将新的试块搬运到下试块上,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加快了试验时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正对试块设置,所述试块位于所述气缸活塞杆与所述下压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气缸,以在气缸的推动作用下实现试块的更换,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放置台内设置有螺旋状的通道,通道从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设置,若干试块放置在通道内,其中通道的起始端为通道的最低端,所述通道的最低端与下压块的上端面平行,所述气缸位于所述通道的最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状的通道,以将待试验的试块均放置到通道内,因通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以使得在气缸将位于通道最低处的试块推到下压块上之后,后续的试块可以自动填补在通道的最低端位置处,以便位于通道最低处的气缸将试块推向下压块。通过设置通道的最低端与下压块的上端面平行,以便将试块水平推到下压块的上端面上。
可选的,所述通道内置有恒温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通道内放置恒温器,以保持通道内的温度处于恒温状态,以使得通道内待试验的试块保持在恒温状态,以便在试验时获取到较佳的试验结果。
可选的,所述通道的最低端设置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中部正对通道通向最低端位置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稳建筑检测鉴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稳建筑检测鉴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9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式的纳米粉体过滤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高温屏蔽防火柔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