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9723.2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胡铸鑫;李美琴;谷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以及 智慧 城市 智能 垃圾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由管理系统全面监管智能垃圾箱的投放情况;S2、用户使用智能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S3、智能垃圾箱对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奖励;S4、由后台管理平台来通知更换满桶的分类垃圾桶;S5、定期对智能垃圾箱中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将此次的回收数据上传后台管理平台;S6、对不同的分类垃圾桶的容量进行调整;S7、将集中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S8、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对应进行不同的回收工作。通过设置备用垃圾桶,当某个分类垃圾桶的溢满度达到满桶时,用户可以将该分类下的垃圾投放至备用垃圾桶中,用户不会乱投放至其他分类的垃圾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也日渐增多,而在进行垃圾处理时,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是一种能够有效增加垃圾处理效率的方式。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智能垃圾箱方便用户进行分类投放回收,并采取了多种奖励方法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但是智能垃圾箱中的分类垃圾桶往往都是等规格的容量,但是投放在居民区附近的智能垃圾箱,往往收集的是厨余垃圾,投放在商场附近的智能垃圾箱,往往收集的是都是纸质类的可回收垃圾,很容易造成某种分类垃圾桶经常溢满的情况,导致后续无法进行正常的投放,造成用户在无奈情况下只能乱投放的问题,大大影响了垃圾的分类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后台管理平台的管理系统全面监管智能垃圾箱的投放情况,投放情况包括智能垃圾箱的摆放位置监控、投放监控、满箱监控;
S2、智能垃圾箱在用户进行投放时,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后,用户使用智能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S3、智能垃圾箱在每次投放后,会对投放的垃圾重量进行称重,智能垃圾箱将重量转换成积分对用户进行奖励;
S4、智能垃圾箱中的某个分类垃圾桶的溢满度达到满桶时,启动智能垃圾箱中的备用垃圾桶,并基于物联网上报后台管理平台,由后台管理平台来通知管理人员来更换满桶的分类垃圾桶;
S5、管理人员定期对智能垃圾箱中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智能垃圾箱在每次集中回收完毕后,将此次的回收数据上传后台管理平台;
S6、后台管理平台根据多次接收的回收数据,对智能垃圾箱中不同的分类垃圾桶的容量进行调整;
S7、将集中回收的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以及厨余垃圾;
S8、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对应进行不同的回收工作,完成整个垃圾的回收过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后台管理平台的管理系统基于移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采用SOA多层架构技术进行开发,多层架构由基础层、框架层、组件层、业务层及客户端组成,并配合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对智能垃圾箱的运行状态进行大数据处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后台管理平台用于实时监控并记录智能垃圾箱的工作状态,支持满仓报警以及故障报警,支持智能垃圾箱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控垃圾的整体流向,上报各项实时数据参数,进行垃圾回收的大数据分析并导出报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2中,身份验证支持射频卡、条形码和小程序二维码扫描身份识别,并显示分类指引图案供居民进行分类投放;通过积分奖励、游戏互动的方式提升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性,从源头开始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9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