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塑料无氧裂解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9474.7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滕怀平;杨海民;岳凯;范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尔能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新知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4 | 代理人: | 陈勐哲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塑料 裂解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无氧裂解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流化床,与流化床下部相连的进料管、与流化床上部相连的旋风装置,所述系统还包括燃烧室和除氧器,所述旋风装置顶部出来的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为旋风装置出来的部分气体进入燃烧室、除氧器,所述第二支路为旋风装置出来的部分气体进入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与流化床底部相连。本发明通过控制燃烧室的空燃比和设置除氧器,进一步控制进入流化床中的氧气,避免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采用直接加热,热效率高,整个废旧塑料处置过程中的能耗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塑料无氧裂解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塑料的大量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沿着食物链富集影响到人类健康。目前针对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法、焚烧法、再生利用法、降解法和热裂解法。填埋法虽然处理简单,但塑料分解时间很长且占据大量的土地,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焚烧法处理塑料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再生利用法与降解法对塑料分类有很高的要求,成型物中易混入杂质,成本较高。热解法具有降解充分,对环境危害小和产物可再利用的优点,成为处理塑料的重要手段。
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126111.7公开了一种废塑料连续裂解工艺及设备,但该装置结构复杂、能耗高、操作难度大、废气废固的排放处理量大。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036702.X公开了一种混合型废塑料连续催化裂解生产燃油的方法,包括在360-390℃下废塑料裂解,粗油加热汽化进入二级催化裂化改制流化床反应器,在温度390-400℃下催化裂化,生产汽油柴油。
目前,针对废旧塑料热解,尤其是含其他杂质比较多的废旧塑料热解常见的问题有:废旧塑料在有氧、高温的环境下,会生成二噁英等强致癌物质;现有的塑料裂解设备一般采用夹套加热的无氧裂解工艺,换热效率较低,系统能耗较高;裂解气体中的氯或硫容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裂解产生的焦油由于温度较低沉积在管道上,容易堵塞管道,影响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塑料无氧裂解系统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塑料无氧裂解系统,该系统包括流化床,与流化床下部相连的进料管、与流化床上部相连的旋风装置,所述系统还包括燃烧室和除氧器,所述旋风装置顶部出来的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为旋风装置出来的部分气体进入燃烧室、除氧器,所述第二支路为旋风装置出来的部分气体进入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与流化床底部相连。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风装置出来的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用于充分回收利用剩余裂解气。
控制燃烧室的空燃比小于1。
在所述除氧器的入口和出口均设置氧含量监测器。
所述流化床底部设有布风板和排灰口,侧面设有回料口。
所述旋风装置下部设置管路,该管路与流化床侧面的回料口相连。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废旧塑料无氧裂解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破碎后的废旧塑料从流化床下部进料管进料,废旧塑料在流化床中与无氧高温气体发生热解反应,产生裂解气;
裂解气进入旋风装置进行气固分离,旋风装置顶部出来的气体一部分进入燃烧室进行不完全燃烧,之后进入除氧器进行除氧;一部分进入除氧器进行除氧;
所述除氧器出来的气体直接进入流化床底部,对废旧塑料进行直接加热。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对所述旋风装置顶部出来的剩余气体进行充分回收利用。
为了防止生成的氯和/或硫污染环境,腐蚀设备,优选在进料时加入吸收剂,用于脱除裂解气中的氯和/或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尔能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威尔能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9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