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韭蛆成虫的驱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983.8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彬;李云龙;孙海;王胤;曹金娟;王俊侠;张智;郭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A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成虫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韭蛆成虫的驱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韭菜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盒体和放置板,盒体上方设置有放置板,盒体内部设置有落灰槽,放置板下方与落灰槽相适应,落灰槽底端连接有底板,底板表面设置有若干槽孔,且若干槽孔贯穿底板,落灰槽周侧外表面设置有诱虫槽,盒体周侧面设置有若干诱虫孔,诱虫孔与诱虫槽相适应,底板底端连接有插地锥,本发明驱蚊装置采用蚊香的形式,用工少,对韭蛆的杀灭效果好,并且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施药,使用灵活度更高,农药的利用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韭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韭蛆成虫的驱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原产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广泛,国内蔬菜产地均有不等规模种植。韭蛆是韭菜生产上最主要的害虫,发生普遍,防治难度大,防治依赖化学农药,韭蛆是几种为害韭菜的蚊类和蝇类幼虫的统称,韭菜迟眼蕈蚊是最主要种类,该虫几乎全国都有发生,是韭菜生产中首要害虫,韭菜迟眼蕈蚊无滞育特性,只要温湿条件适合,可终年繁殖为害,春季和秋季是主要为害季节,拱棚生产中发生普遍,春季扣棚为害提前,秋季扣棚后幼虫为害加重,发生延后。温室韭菜田可周年发生,冬季扣棚后会逐渐加重,新韭菜田发生普遍较轻,2年以上的韭菜田,超过85%的有韭蛆,严重田块有虫丛率达到95%以上,韭蛆造成的损失普遍较大,一般情况能导致减产20%~30%,重者减产超过50%,防治不力可导致毁种绝收,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幼虫聚集性为害韭菜新芽、嫩茎,或者聚集取食韭株的叶鞘下部、鳞茎上部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在韭菜叶鞘基部、鳞茎内和韭根周围土壤越冬,产卵大多在韭株根茎周围土缝内、土块下和叶鞘缝隙等隐蔽地方。初孵幼虫向下爬行,啃食韭菜新芽、嫩茎,或者聚集取食韭株的叶鞘下部、鳞茎上部,刺破表皮后蛀食内部组织,随着取食伤口腐烂不断深入。新芽和嫩茎受害,轻者叶片畸形,长势纤弱,重者伤害生长点,导致不能发苗。叶鞘受害,外层叶首先现症状,初期叶尖或者叶片单侧条状黄化萎蔫,接着整株黄化、叶片萎蔫,最后韭株黄萎倒伏。鳞茎受害,除了能引起植株萎蔫倒伏外,严重时整个鳞茎腐烂,韭丛彻底死亡。初期田间一般呈零星分布,进而点片发生,重受害田呈现缺苗断垄状;
由于韭蛆是地下害虫,幼虫防治困难,初始为害难以察觉,很难及时发现,菜农不易掌握其为害症状和发生特点,对韭蛆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认识模糊,不清楚如何去避免或者减少韭蛆发生,预防控制能力较差。因为不易及时发现,发现之后往往虫量已经较大,田间韭菜已经受害严重,这个时候只能进行抢救式应急防控,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化学杀虫剂了,它具备其他措施不具备的效果突出、见效快的特点,所以实际生产中非常依赖化学杀虫剂,部分菜农明白成虫防治的重要性,但是掌握不住韭蛆成虫的发生规律,做不到盛发期用药,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成虫种群控制,另外,韭蛆成虫虽然可以飞翔,但是其活动区域大多在根部近地面,喷雾防治时药剂覆盖不到植株下部和近地面位置,效果会大打折扣;
目前防治韭蛆主要施药方法是灌根和拌土撒施,地下施药用药量普遍较大,安全间隔期普遍14天以上,韭菜的单茬收获时间仅在30天左右,保证足够的农药安全间隔期难度大,因此,韭菜生产期用药防治韭蛆导致韭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另外,土壤用药防治效果受土壤疏松度、湿度、温度、肥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差异非常大;精细施药有利于提升药效,但是容易增加劳动力投入,为了确保防治效果,避免增加劳动力成本,加大用药量粗放施药是常见做法;超量用药还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致使防效降低,甚至防治失败,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杀虫剂残留超标问题。
此外,“禁限用”高毒杀虫剂防控韭蛆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普遍优于现有登记药剂,在农药监管不力的地区,仍有极少菜农铤而走险施用违禁农药防控韭蛆,致使“毒韭菜”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找到合理有效的韭蛆防治措施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防治韭蛆成虫的驱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韭蛆成虫的驱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未经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