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纠错能力自适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509.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英;李亮;张广磊;韩利;于涛;丁元杰;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线 载波通信 系统 纠错 能力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纠错能力自适应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一主多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本发明在一主多从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存在衰减差异性以及通信信道会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能够实现主从设备间纠错等级自动分配、快速响应主从设备间信道变化的技术方法。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一主多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方面实现对从设备的传输速率和纠错等级的自动分配;另一方面,能够记录每个从节点在不同的传输速率和纠错等级对应的通信成功率变化,能够根据每个从节点的通信情况,切换到合适的通信速率和纠错等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载波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纠错能力自适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数据会在发送端进行编码并加入纠错码,数据接收端进行对应的解码操作,恢复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导致的误码。
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固定纠错能力和纠错码,这种技术方案在广泛适用于通信信道受干扰程度不会出现太大波动的情况下。但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通信信道受干扰小的情况下,纠错码固定,无法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另一方面,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通信信道干扰大的情况下,也无法调整纠错能力,导致传输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纠错能力自适应方法,实现了一种电力线载波主从设备之间纠错自适应,能够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和纠错能力,进一步提升一主多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纠错能力自适应方法,能够通过记录从机节点在传输速率和纠错等级对应的通信成功转化率和从机通讯情况,自动分配合适的通信速率和纠错等级,实现主机设备与从机设备之间的有效通信。
进一步的,本发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主机设备初始化各从机设备的参数,包括主机设备与从机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设置,各从机设备初始的速率等级和纠错等级、初始化各从机设备通信成功率记录表;
步骤2:主机设备实时统计各从机设备在不同纠错等级下的通信成功率,同时与各从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并实时记录当前纠错等级下的通信成功率,更新从机设备通信成功率记录表;
步骤3:判断通信成功率,若通信成功率高于90%,进入步骤4,若通信成功率低于60%,进入步骤5,若通信成功率高于60%且低于90%,则进入步骤6;
步骤4:主机设备逐步降低纠错等级,从而增加主、从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步骤5:主机设备根据从机设备的通信成功率统计表,选择通信成功率最高的纠错等级进行切换;
步骤6:主机设备保持当前的纠错等级继续运行;
步骤7:返回步骤1,进行通信成功率统计,当连续三次统计到从机设备保持在某个纠错等级下时,进入步骤8;
步骤8:主机设备根据当前的通信成功率,进行纠错等级的逐步升或者逐步降;
步骤9:主机设备完成纠错等级切换之后,持续实时的进行通信成功率的统计,并更新通信成功率记录表。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主、从机设备之间数据交互若出现在某个纠错等级下失败次数大于三次,则主机设备会查找通信成功率记录表中成功率最高的纠错等级进行切换;如果当前纠错等级不是最大纠错等级,则主机设备采用均值切换的方式以较快的速度切换到高纠错等级,并持续实时统计通信成功率,更新通信成功率记录表。
进一步的,均值切换是通过主机设备首先计算当前纠错等级与最大纠错等级之间的均值,并切换到均值所对应的纠错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