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钢铁冶炼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8233.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玫德庚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临沂同其万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4 | 代理人: | 王爱国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钢铁 冶炼 加工 装置 | ||
一种节能环保的钢铁冶炼加工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和输送筒;废气处理箱内设有换热室、集气室、滤尘室和排气室;换热室内竖直设置多组导热支管,集气管上设有分气管;输水管上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与换热室连通;废气处理箱上设有连通导热支管和集气室的连接管;废气处理箱上设有连通集气室和滤尘室的输气管;固定筒设置在滤尘室内;滤袋套住固定筒,且废气处理箱上设有通孔;排风机上设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室连通;冶炼炉本体的底部设有集渣斗,集渣斗上设有输渣管,输送筒上设有冷却装置。本发明不仅能够对热废气和炉渣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降低能耗,还能够对废气进行过滤以降低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钢铁冶炼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炼是钢、铁冶金工艺过程的总称,工业生产的铁根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含碳量2%以上)和钢(含碳量低于2%);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钢,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废气和高炉渣,现有钢铁冶炼加工装置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往往直接将热废气排放入大气中,以及直接将高炉渣排出,热废气和高炉渣中所含的热量难以得到回收利用,不够节能环保,且高炉渣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附近操作人员,有待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节能环保的钢铁冶炼加工装置,不仅能够对热废气和炉渣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降低能耗,还能够对废气进行过滤以降低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并且通过使炉渣冷却能够有效防止附近人员被烫伤,而且方便对炉渣进行输出,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节能环保。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钢铁冶炼加工装置,包括冶炼炉本体、废气处理箱、输送筒、集气管、水泵、排风机、固定筒、滤袋和螺旋输送叶片;
废气处理箱内设有换热室、集气室、滤尘室和排气室,集气管设置于废气处理箱的上方;换热室内竖直设置多组导热支管,集气管上设有与导热支管连通的分气管;冶炼炉本体上设有废气输送管,废气输送管的另一端与集气管连通;水泵上设有抽水管和输水管,输水管上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室连通,且废气处理箱上设有与换热室连通的第一排水管;
集气室位于换热室的下方,废气处理箱上设有连通导热支管和集气室的连接管;滤尘室位于排气室的下方,废气处理箱上设有连通集气室和滤尘室的输气管;固定筒设置在滤尘室内,且固定筒上设有开口;滤袋套住固定筒,且废气处理箱上设有连通固定筒和排气室的通孔;排风机设置在废气处理箱上,排风机上设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室连通;
冶炼炉本体的底部设有集渣斗,集渣斗上设有输渣管,输渣管的另一端与输送筒连通,且输渣管上设有阀门;输送筒内横向设置输送轴,螺旋输送叶片设置在输送轴上;输送筒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输送轴连接,且输送筒上还设有用于冷却炉渣的冷却装置。
优选的,废气处理箱上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设有鼓风管;鼓风管延伸入排气室内,鼓风管的底部设有喷气管,且喷气管的喷气方向朝向通孔。
优选的,通孔的数目为多组,喷气管对应设有多组。
优选的,废气处理箱上还设有废气净化箱,排风机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废气净化箱连通。
废气净化箱内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和排气口,且排气口和排气管位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废气处理箱的底部设有集尘斗,集尘斗上设有排尘管,且排尘管上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玫德庚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临沂玫德庚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使用的海上浮台耐腐材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海上浮台模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