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7969.6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蒋攀;朱勇;韩岗;曹亮;陈睿;曾大平;陈青柳;吕亚秋;阳川;钟国庆;常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G01K11/322;G01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纤维 混凝土 裂缝 预防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模板、模板盖膜、光纤装置和冷凝装置;其中,所述保温模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混凝土的第一空腔;且所述保温模板内开设有用于容置保温液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接有出气管、出水管以及循环出水管;
所述模板盖膜配置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方,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配置于所述模板盖膜的下方,且相对应的出气管通过养护管连通;
所述光纤装置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测量混凝土温度的光纤以及与设置于第一空腔外的与所述光纤连接的分布式光纤解调仪;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管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冷凝管的一端通过循环进水管连接至冷凝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空腔的出水管;所述第二空腔的循环出水管连接至所述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温度计、温度读数仪;所述保温模板包括远离混凝土的外模板以及靠近混凝土的内模板;所述第二空腔形成于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所述多个温度计依次设置于所述内模板内,并与所述温度读数仪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防水层和外防水层,所述内防水层配置于所述内模板的内表面,其为导热系数高的防水材料,所述外防水层配置于所述外模板的内表面,其为导热系数低的防水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层表面的不同深度设置若干个加热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水平光纤以及竖向光纤;所述水平光纤沿着混凝土结构的短边呈U型铺设,竖向光纤应竖向布设在混凝土的保护层处,所述竖向光纤与光纤引出线连接,并与分布式光纤解调仪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具有多段,每段在水平面上沿着混凝土结构的短边呈U型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流速控制装置以及内外温差控制设备,所述控制开关以及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循环进水管上,所述内外温差控制设备与所述流速控制装置以及分布式光纤解调仪信号连接。
8.一种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方法,其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的大体积纤维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分布式光纤解调仪以实时获取光纤的采集数据,进而计算得到混凝土内部的第一温度;
若所述第一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值,通过增加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若所述第一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第一温度与保温模板测量的冷凝土表面的第二温度进行比较,获取二者的温差;
当所述温差大于预设的阈值,增加所述第二空腔内的保温液的温度和/或增大冷凝管的水流速度,使得所述温差小于所述阈值,从而减少混凝土结构由温差引起的裂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9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果自动切割的敷脸美容仪
- 下一篇:智能卡RFID半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