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7453.1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茂洲;钟卫;殷承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诺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屏蔽 散热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有第一超薄电解铜箔、第一导电胶膜、人工石墨、第二导电胶膜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与第一导电胶膜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一导电胶膜与人工石墨底端固定粘接,所述人工石墨与第二导电胶膜底端固定粘接。本发明通过该复合结构为上下两层超薄电解铜箔,使用导电胶膜100%粘合后,中间层局部覆合人工石墨,底部覆合导电胶膜,中间为局部覆合石墨确保维持铜箔原始极佳导电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和屏蔽信号的功能,改变以往复合材料影响铜箔导电速度,制备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溶液的步骤与传统Hummers法相比,省略了干燥步骤,更为便捷,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催化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属于电解铜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锂离子电池制造的重要的材料,在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中,电解铜箔被称为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作为PCB的基板材料,覆铜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产国,由此也使我国的电解铜箔产业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解铜箔生产主要工序有溶液生箔、表面处理和产品分切。
现有的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效果慢,易造成装置软化,不具备很好的屏蔽信号功能,且导电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效果慢,易造成装置软化,不具备很好的屏蔽信号功能,且导电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有第一超薄电解铜箔、第一导电胶膜、人工石墨、第二导电胶膜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与第一导电胶膜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一导电胶膜与人工石墨底端固定粘接,所述人工石墨与第二导电胶膜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二导电胶膜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底端固定粘接;
至少使作为阴极的所述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的铜箔、阳极与电解液共同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硫酸钠、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酸溶液的混合液、铜离子、硬脂酸和盐酸的混合液。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横截面积相同,且第一超薄电解铜箔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中轴线相重叠。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导电胶膜与第一超薄电解铜箔横截面积相同,且第二导电胶膜与第一超薄电解铜箔中轴线相重叠。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导电胶膜与人工石墨横截面积相同,且第一导电胶膜与人工石墨中轴线相重叠。
进一步而言,所述硬脂酸与水混合呈硬脂酸溶液,所述硬脂酸溶液中加入铜离子和盐酸,将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硬脂酸溶液混合,并于4-70℃水解5h,加入硫酸钠,得到所述电解液。
进一步而言,所述硬脂酸溶液的浓度为0.03-3g/L;所述方法包括:将铜离子和盐酸加入温度为30-100℃的硬脂酸溶液。
进一步而言,所述电解液中硫酸钠的浓度为0.2-20g/L,所述电解液的pH值为3.5-4.0。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导电胶膜的厚度为3nm-10μm,所述第二导电胶膜的厚度为3nm-10μm。
进一步而言,所述人工石墨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置于真空条件下升温至400~700℃,保温三次以上,每次保温的时间≥1h,之后继续升温至不高于2000℃,完成碳化处理,得到碳化后的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得碳化后的聚酰亚胺薄膜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800℃以上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人工石墨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诺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诺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