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6839.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肖佩豪杰;刘哲洪;何志兴;彭国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美达(深圳)热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新石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均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均热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柔性均热板包括第一柔性壳板、第二柔性壳板、柔性毛细结构和蒸汽通道结构。第一柔性壳板和第二柔性壳板密封连接形成容纳有液态介质的真空腔,柔性毛细结构位于真空腔内,蒸汽通道结构位于柔性毛细结构与第二柔性壳板之间,蒸汽通道结构为高分子多层编织网或金属多层编织网。如此设置,使得该柔性均热板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能够在受弯曲或折叠后恢复至平整状态。蒸汽通道结构采用高分子多层编织网或金属多层编织网,在受弯曲或折叠不会发生损伤,能够保证气态介质在均热板内的正常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均热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丰富,电子产品的发热量越来越大,均热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均热板内的液态介质在毛细结构毛吸力的作用下附着在毛细结构中。受热时,接近热源的液态介质会吸收热量变成气态介质。气态介质通过蒸汽通道结构由高温区扩散至低温区,扩散至低温区的气态介质释放热能重新凝结成液态介质,实现均热效果。重新凝结的液态介质在毛细结构毛吸力的作用下重新回到毛细结构中,完成循环。迄今为止,现有的均热板采用铜或铝作为外壳,具有较高的物理刚性,均热板在受弯曲、折叠后,蒸汽通道结构会发生损伤,影响均热板内气态介质的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均热板为刚性,在受弯曲、折叠后蒸汽通道结构会发生损伤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均热板,包括:第一柔性壳板、第二柔性壳板、柔性毛细结构和蒸汽通道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壳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壳板密封连接形成容纳有液态介质的真空腔,所述柔性毛细结构位于所述真空腔内,所述蒸汽通道结构位于所述柔性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柔性壳板之间,所述蒸汽通道结构为高分子多层编织网或金属多层编织网。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多层编织网由尼龙或PET或PAN或PP或PI或PE或PVA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一柔性壳板热熔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毛细结构为毛细丝网、毛细纤维层、泡沫金属和多孔聚合物膜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介质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壳板由金属有机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柔性壳板由金属有机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壳板和第二柔性壳板的厚度均为0.0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为焊接或热封或涂胶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为钎焊接、电阻焊接、超声波焊接、高频焊接、激光焊接和烧结焊接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柔性均热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第一柔性壳板、第二柔性壳板、柔性毛细结构及蒸汽通道结构;
S2、对柔性毛细结构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并将柔性毛细结构和第一柔性壳板通过热熔连接;
S3、依次将蒸汽通道结构和第二柔性壳板置于柔性毛细结构背离第一柔性壳板的一侧,并将第二柔性壳板的周边与第一柔性壳板的周边密封连接,并预留出注液口;
S4、由注液口向第二柔性壳板和第一柔性壳板形成的内腔内注入液态介质后抽真空,并密封注液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美达(深圳)热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爱美达(深圳)热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