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辆调节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6153.1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刘元慧;周春宇;耿欣;蒋巍;马明;董希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辆 调节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汽车调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人体特征信息,并进行信息比对,实现解锁和启动功能:对采集的指纹进行比对,如果识别通过,则实现解锁;S2、对指纹按压时的实时压力进行采集,当实时压力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力阈值时,汽车在指纹解锁的基础上一键启动;S3、在指纹识别通过及汽车一键启动的基础上对车内设施进行初步调节;S4、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和比对,实现车辆的智能调节;S5、根据机器学习组件的结果,实现车内设施的进一步调节。其能够通过实时学习,基于驾驶员的习惯,建立特征模型,不断学习更正,达到最好的驾驶效果并根据天气对驾驶参数进行智能调节,保障驾驶员的驾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辆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技术的发展正从起步阶段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国内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车辆驾驶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车辆调节,一般包括发动机启动功能、挡风玻璃除雾、雨刷、座椅位置、座椅通风和加热、倒车镜空调调节等。传统的车辆调节,主要依赖于驾驶员的手动操作,每次更换驾驶员都需要重新调节,给驾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增加了一些安全隐患。
已有的智能车辆调节方法,只是根据个人原始设置的数据,通过驾驶员的识别对比,重新设置车辆某些参数,例如座椅位置、方向盘位置、倒车镜位置等;无法根据驾驶员状态的变化,例如是否正在大量出汗、是否发生体重变化、是否因季节更迭衣服增加发生的改变等,来智能调节车辆的详细参数。同时驾驶员改变,主流的变速箱会熟悉驾驶习惯来适应这种改变,例如油门的响应速度等;此时再次更换驾驶员,变速箱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这样的变化,给驾驶员带来很大的不适,也给驾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车辆调节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采集的人体特征信息与已经存储的信息的比对,在解锁汽车的基础上对汽车的一些参数进行调整,并能够通过实时学习,基于驾驶员的习惯,建立特征模型,不断学习更正,达到最好的驾驶效果并根据天气对驾驶参数进行智能调节,保障驾驶员的驾驶安全。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辆调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人体特征信息,并进行信息比对,实现解锁和启动功能:对采集的指纹进行比对,识别采集的人体特征信息是否为已存储的驾驶员,如果识别通过,则实现解锁,如识别不通过,则进行报警;
S2、对指纹按压时的实时压力进行采集,当实时压力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力阈值时,汽车在指纹解锁的基础上一键启动;
S3、在指纹识别通过及汽车一键启动的基础上对车内设施进行初步调节,所述初步调节包括座椅位置调节、方向盘位置调节以及倒车镜位置调节;
S4、根据车载传感器、已存储的个人信息以及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的变化,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以及粒子群算法模型,建立驾驶员行为特性和气象信息的辨识模型,将驾驶员的行为特性分为加速特性、制动特性、定位特性、体重特性以及体温特性;通过不断学习和比对,实现车辆的智能调节,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41、将气象信息的特性分为温度、雨雪以及雾气,采集驾驶员的操纵行为信号和车辆当前状态,分析驾驶员的行为和气象状况;
提取能够表征驾驶员定位、制动、加速行为的特征参数,建立初始驾驶员行为目标矩阵;提取能够表征气象信息的温度、雨雪状态的特征参数,建立初始气象信息矩阵:
其中,初始驾驶员行为目标矩阵为:
D=(d1,d2,……,dN),其中d1为定位向量,d2为制动向量,d3为加速向量,dN为第N个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