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5138.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尹书容;张颖;陈观荣;刘韶伟;曾磊锋;黄寿;李健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睿博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15 广东省清远市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土 工程 基坑 支撑 结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包括连接头、支撑架围檩,施压块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三角架,第三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定位筒,三角架通过第二连杆与定位筒转动相连,定位筒内转动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加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换座,三角架通过第一连杆与转换座转动相连,收纳槽内设有用于驱动三角架转动的驱动部;本发明通过可展开收纳式钢支撑梁,大大减少了钢支撑梁的使用数量,降低起吊频次,提升安全性且便于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现有技术中,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多采用组装式钢支撑梁架,由于在支护时需要等间距防止钢支撑梁架,而基坑深度又较深,在支护前后的组装和拆除都需要使用大型吊车频繁起吊,不仅增加了劳动量且安全性也大大降低,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需要运输的组件较多,大大降低了使用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支撑梁需频繁起吊组装导致安全性降低和运输便捷性差的缺陷,而提出的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包括连接头、支撑架围檩,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施压块,所述施压块与围檩相抵,所述施压块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三角架,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定位筒,所述三角架通过第二连杆与定位筒转动相连,所述定位筒内转动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换座,所述三角架通过第一连杆与转换座转动相连,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用于驱动三角架转动的驱动部。
优选的,所述三角架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在第四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在第五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液压缸,所述收纳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四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外壳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第二连杆远离三角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定位座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上转动连接有扩展板,所述扩展板远离定位筒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三角板堆成设置在施压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膨胀架,所述施压块固定连接在膨胀架远离连接头的一端,所述膨胀架上开设有楔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与支撑架上均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围檩上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围檩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
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撑梁架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基坑两侧壁均固定钢牛腿和定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睿博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睿博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