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4610.3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钱胜利;凌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孟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10 | 分类号: | F16F3/1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嘉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6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油泵 缓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所述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包括缓冲垫本体;弹性座,所述弹性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垫本体的底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弹性座的底部;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四个所述支撑杆呈矩形阵列且均倾斜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上;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座的底部;四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具有方便调节缓冲垫弧角、能够使缓冲垫紧贴给油泵、且便于调节支撑高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泵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
背景技术
为满足大排量,中、高扬程的离心泵需正压进泵的要求,在该泵与供油的储罐之间增设自吸能力强的,大排量、低扬程的辅助增压泵,俗称给油泵,在给油泵的安装中为了减少其损伤需要在坐垫上安装缓冲垫。
然而目前的缓冲垫大多形式较为单一,在安装后难以调节其弧角,在实际安装时缓冲垫难以完全接触到给油泵,导致保护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给油泵的支脚高度不统一,人们在安装时也会遇到一些支脚无法触及支撑件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方便调节缓冲垫弧角、能够使缓冲垫紧贴给油泵、且便于调节支撑高度的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包括:缓冲垫本体;弹性座,所述弹性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垫本体的底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弹性座的底部;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四个所述支撑杆呈矩形阵列且均倾斜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上;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座的底部;四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四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均和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弹性座上;四个支撑机构,四个所述支撑机构呈矩形阵列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四个所述支撑机构均位于所述弹性座外。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片、连接片、圆球和第一螺杆,所述固定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座的底部,所述连接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一端,所述连接片的底部和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球活动镶嵌在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上,所述圆球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固定片外,所述第一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固定板外,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和所述圆球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弹簧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U形支架、螺纹套筒、第二螺杆、支座、矩形导槽和矩形导杆,所述U形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U形支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螺纹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U形支架上,所述第二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套筒内,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套筒外,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所述矩形导槽开设在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上,所述矩形导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矩形导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矩形导槽内。
优选的,所述圆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和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拧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滑动安装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顶端和所述弹性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外,所述第三螺杆上螺纹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顶部和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本体为橡胶材质,所述弹性座为不锈钢材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给油泵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孟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孟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连续高效大豆蛋白酶反应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集装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