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在线协同无线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4272.3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贺俊;陈育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10/04;G06Q30/0201;G06Q50/06;H02J7/00;H02J50/00;G06F111/02;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博弈论 在线 协同 无线 充电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在线协同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机器人的充电成本,包括充电量和移动电量;
S2:建立机器人与传感器的能耗模型;
S3:优化机器人的充电效率;
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是:
对于机器人而言,为了防止因电量过低而导致的突发意外,限制每个机器人在一个充电周期即T个时间步中,至多消耗其总电量E的比例为δm,即有式(3):
其中,表示时间步t时机器人mj的充电量,表示时间步t时机器人mj的移动电量;
对于传感器而言,记传感器si在时间步的能耗为假设在一个时间步内能耗相对固定,因此传感器在相邻时间步之间的剩余电量满足关系式(4):
其中,表示在时间步t,充电机器人mj是否选择传感器si作为充电对象,表示传感器在单个时间步内的耗电量,求和部分表示其在当前时间步所接收的无线充电量,同机器人,限制传感器在任何时刻电量不得低于预设的阈值,低于阈值时进入睡眠状态,即满足式(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在线协同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是:
计算机器人的充电成本,包括充电量和移动电量,充电量表示充电机器人用于给传感器充电部分的电量成本,移动电量表示充电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的电量成本,记时间步t时机器人mj的充电量为移动电量为
其中cj表示机器人的充电功率,即cjl表示机器人在一个时间步内能传输的最大电量,表示机器人mj与传感器sj在时间步t的距离,du表示机器人在一个时间步内能移动的最大距离,v为移动速度,pm为机器人在移动时的能耗;式(1)表示当机器人在当前时间步内无法到达目标传感器时,则充电量为0,并假设只有到达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才开始执行充电任务;式(2)根据机器人实际移动的距离计算移动电量;来表示在时间步t,充电机器人mj是否选择传感器si作为充电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在线协同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是:
定义机器人mj在一个充电周期中的充电效率为U(mj),其满足关系式(6),即充电量与充电成本的比值:
从而所有机器人的总体充电效率定义为式(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在线协同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公式(7)进行优化:
1)、每个充电机器人mj获取观测半径Rmax范围内的传感器信息,计算收益,各自选择收益最高的传感器i′执行充电任务,记
2)、检查步骤1)给出的决策是否有冲突,若有,根据帕累托原则进行调整;
3)、对于每个充电任务,在每个时间步记录充电量与移动电量用于计算充电效率;
4)、每个充电任务结束时,检查对应的充电机器人是否还有足够的剩余电量,若机器人电量低于阈值,则机器人返回充电桩;否则,回到步骤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在线协同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限定观测半径,以及根据收益做出充电决策;限定观测半径使得每个机器人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局部的突变上,应对网络的随机性与动态变化,而收益的计算使得机器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出最有利的决策,收益的计算方式如式(8):
其中t′表示机器人mj完成对传感器si的充电任务时对应的时间步,注意到t′的获得并不直观,因为收益p(j,i)是需要实时计算而需要等待网络实际运行才可知;用即传感器在时间步t电量离电池容量的差值,作为的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2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