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34178.8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包艳萍;赖锦豪;王亦舜;吴小莲;北原晶子;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66;C02F101/20;C02F101/22;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王永文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矿山 废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酸性矿山废水中加入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腐殖酸,使酸性矿山废水中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菌密度为106cells/mL~108cells/mL,腐殖酸的浓度为80~800mg/L,调整酸性矿山废水的pH至1.5~4.5,通过曝气装进行曝气,使酸性矿山废水中溶解氧含量充足,并以150r/min~18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8~72h。本发明提供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在酸性矿山废水中添加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腐殖酸,同时通过曝气,能使酸性矿山废水出现生物矿化现象,形成次生铁矿物,将酸性矿山废水中的溶解铁、Cd及Pb等重金属进行共沉淀,达到高效快速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溶解铁及重金属的目的。本申请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重金属元素去除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矿山开采过程中及尾矿的堆积都会产生大量酸性矿山废水。这些酸性矿山废水具有极端酸性,并富含Fe、SO42-及多种重(类)金属离子,是矿区周边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酸性矿山废水不仅危害大,且难以处理,是全球采矿业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关于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方法有很多,如表面膜法、人工湿地法、硫酸盐还原菌法、石灰中和法等,其中,石灰中和法是目前国际上处理AMD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石灰中和法处理过程中石灰的用量很大,导致处理成本高且中和产物Fe(OH)3、Fe(OH)2、CaSO4等物质易黏附在石灰表面而阻止中和反应继续进行,并导致大量废渣的产生,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风险。因此,寻求探索环保、有效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对于治理酸性矿山废水具有重要环境的意义。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酸性矿山废水中加入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腐殖酸,使酸性矿山废水中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菌密度为106cells/mL~108cells/mL,腐殖酸的浓度为80~800mg/L,调整酸性矿山废水的pH至1.5~4.5,通过曝气装进行曝气,使酸性矿山废水中溶解氧含量充足,并以150r/min~18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8~72h。
所述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菌密度为1.0×107~7.0×107cells/mL。
所述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腐殖酸的浓度为100~500mg/L。
所述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腐殖酸的浓度为200mg/L。
所述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pH为2.0。
所述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溶解氧含量为1mg/L~4mg/L。
所述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向酸性矿山废水中加入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腐殖酸,所述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菌密度为5×107cells/mL,所述腐殖酸的浓度为200mg/L,调整酸性矿山废水的pH至2.2,以160r/min的速率搅拌,同时进行曝气,使酸性矿山废水中溶解氧含量为3mg/L,搅拌60h。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编导播音多角度调整台
- 下一篇:一种智慧水务设备三维可视化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