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33959.5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丕龙;秦鹏海;张永利;王新强;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佳恩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刘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jfet 积累 电阻 vdmos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及方法,属于VDMOS器件技术领域,该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包括N+衬底:所述N+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N漂移区,所述N漂移区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有多个P形基区,相邻的所述P形基区之间通过所述N漂移区将多个所述P形基区隔离,相邻的所述P形基区之间设置有栅极氧化层,所述栅极氧化层的下表面且位于相邻的所述P形基区的边缘延伸至所述P形基区的内部,所述栅极氧化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硅晶栅极,且多硅晶栅极的中部断开,以形成有多晶硅栅注入窗口,由此可降低N漂移区和N+衬底的电阻率,较低的N漂移区和N+衬底的电阻率在其导通状态时,具有更小的导通电阻,降低导通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VDMOS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中,以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为基础的电路,简称DMOS,利用两种杂质原子的侧向扩撒速度差,形成自对准的亚微米沟道,可以达到很高的工作频率和速度。
与普通MOS晶体管相比,DMOS在结构上有两个主要区别:一是将P型、N型杂质通过同一氧化层窗口顺次扩散,形成很短的沟道;二是在沟道与漏区之间加入一个轻掺杂的-N漂移区,其掺杂浓度远小于沟道区。这个区承受大部分所加的漏电压,从而使短沟道效应减弱,提高漏击穿电压,从而实现短沟道与高击穿电压结合而得到的一系列优点。
DMOS晶体管又可分为横向DMOS晶体管(简称LDMOS)和垂直DMOS晶体管(VDMOS)两种。其中,VDMOS晶体管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高集成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然而,目前器件的耐压与N漂移区的电阻率和N漂移区的厚度正相关,而器件的导通电阻则与N漂移区的电阻率和N漂移区的厚度负相关,因此会导致器件在耐压与导通电阻两项指标上相互制约,当击穿电压(即BV)一定时,会很难通过调整N漂移区的电阻率来优化导通电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及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JFET区和积累区导通电阻难以优化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包括N+衬底:
所述N+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N漂移区,所述N漂移区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有多个P形基区,相邻的所述P形基区之间通过所述N漂移区将多个所述P形基区隔离,相邻的所述P形基区之间设置有栅极氧化层,所述栅极氧化层的下表面且位于相邻的所述P形基区的边缘延伸至所述P形基区的内部,所述栅极氧化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硅晶栅极,且多硅晶栅极的中部断开,以形成有多晶硅栅注入窗口,每个所述多硅晶栅极的外侧设置有介质氧化层,并保留多晶硅栅注入窗口,所述多晶硅栅注入窗口的下方且与所述N漂移区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N+有源区,并在所述第二N+有源区的下方保留JFET区,所述P形基区的顶部沿横向排布有第一N+有源区、P+有源区和第一N+有源区,两个所述第一N+有源区之间形成连接孔,所述第一N+有源区、所述多晶硅栅注入窗口和所述介质氧化层的上方均形成有介质区,所述介质区的上方设置有源级金属,所述源级金属的一端穿过所述介质区插接于所述连接孔中,所述源级金属位于所述连接孔内部的一端与所述P+有源区抵接、且表面与两个所述第一N+有源区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N+衬底的下方设置有漏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N漂移区在所述N+衬底的上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淀积法进行生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JFET区和积累区对导通电阻的影响占比应在10%~2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JFET区和积累区电阻的VDMOS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佳恩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佳恩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