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3732.0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果 |
主分类号: | B28C5/24 | 分类号: | B28C5/24;B28C7/10;B28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338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混凝土 组合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涉及建筑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包括螺旋输料机,所述螺旋输料机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螺旋输料机一端设置有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包括内筒、外筒、电机、传动轴和皮带,所述内筒套设于螺旋输料机外侧并与螺旋输料机固定连接,所述内筒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槽,所述外筒设置于内筒外侧并与螺旋输料机转动连接。该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通过外筒对通槽的阻挡,可以防止内筒内部的物料通过排料口继续下落,因此当外筒转动一圈物料下落的量是一个特定的重量,便于对输送中的物料进行称重,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外筒用来达到不同的重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将细骨料和粗骨料用水泥(水泥浆)粘结,经过一段时间硬化而形成的复合材料,过去最常见的是石灰基水泥,像是石灰膏,但是有时也采用水硬性水泥,如铝酸钙水泥或者硅酸盐水泥,非水泥基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不同,它将各种骨料直接粘结起来,非水泥基混凝土包括采用沥青粘结的沥青混凝土和采用聚合物作为胶凝材料的聚合物混凝土,其中沥青混凝土经常用于路面,当骨料与干燥的硅酸盐水泥和水混合时,混合物形成易于浇注和成型的浆体,水泥与水和其他成分反应,形成一种坚硬的基质,将这些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耐用的岩石状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许多用途。目前在混凝土制备时,除了大型的混凝土搅拌站,其余均主要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诸如粗骨料、水泥、细骨料和清水的称重和输送,甚至对于这些物料均未实现严格的用量控制,加之现有的一些搅拌罐或者人力搅拌的局限性,导致混凝土混合后也不均匀,性能较差。
就其传统的水泥或者细骨料的输送装置而言,同样也没有相关的称重部件,不能够对物料进行称重,而现有的一部分能够称重的输料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在实际操作时不够便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式拌制系统,包括用于粗骨料称重和输送的粗骨料称重输送装置,水泥和细骨料的称重输送装置,清水的输送喷洒装置以及用于搅拌混合后的物料的搅拌装置;其中,所述水泥和细骨料的称重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料机,所述螺旋输料机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螺旋输料机一端设置有称重组件。
所述称重组件包括内筒、外筒、电机、传动轴和皮带,所述内筒套设于螺旋输料机外侧并与螺旋输料机固定连接,所述内筒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槽,所述外筒设置于内筒外侧并与螺旋输料机转动连接,所述外筒外侧设置有贯穿的排料口,所述传动轴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皮带设置于圆盘和外筒之间。
所述螺旋输料机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电机底端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筒靠近进料口一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与螺旋输料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筒和圆盘外侧均设置有线槽,所述皮带设置于线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料机一端贯穿内筒并延伸至内筒内部,所述内筒和外筒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支柱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焊接与支柱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果,未经成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检测用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预付费电力计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