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3718.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雷晋淇;沈强华;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废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水加入到泥磷中混合均匀形成悬浊液,将聚羧酸减水剂加入到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并在温度为50~60℃时恒温反应5~6h得到氧化悬浊液;将氧化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磷溶液;将氨氮废水过滤除杂,将含磷溶液加入至氨氮废水中,再加入氢氧化镁浆液调节水体pH值为9.5~10.5,反应沉淀,固液分离得到低氨氮废水。本发明在碱性条件下,氨氮会和镁离子、磷酸根结晶生成磷酸铵镁白色沉淀,从而实现氨氮浓度的降低,经多级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即氨氮≤50mg·L‑1;本发明磷元素直接来源于工厂产出的泥磷,既无需再消耗其它磷资源,又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带来的氨氮污染愈发严重,总体上呈现污染源广泛化、氨氮浓度急剧上升的趋势,由于排放的氨氮废水浓度不一,大部分有机物含量低,废水性质日趋复杂,难以处理,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对氨氮废水的控制也日益严格。另外,过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排放到江河湖等水体中,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溶解氧浓度降低、透明度降低、水质恶化,原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被破坏,氨氮还会影响到农业、渔业等行业,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工业上用来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技术有很多,一般使用频次较多的是氯化法。此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不断加入到氨氮废水中至饱和,氯气或次氯酸钠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OCl,HOCl会氧化氨使其转化为氮气进而挥发出来。该法优点是脱氨效果稳定,有机物含量越少氨氮处理效率越高,同时不受水的温度和盐度干扰,但是氯化反应过程会产生氯胺等有害副产物,需要进一步的深度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氨氮废水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将磷元素合理利用,将其加热到50℃以上,固态磷便会转变为熔融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被氧化成磷酸根;向氨氮废水中氢氧化镁浆液和含有磷酸根的工业废弃物泥磷,使其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难溶于水的磷酸铵镁白色沉淀,经固液分离后从而达到除去氨氮的目的,其反应如下:
Mg2++NH4++PO43-+6H2O→NH4MgPO4·6H2O
操作较为简单,脱氨率高,同时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磷酸铵镁还是无机复合肥的重要原料。
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水加入到泥磷中混合均匀形成悬浊液,将聚羧酸减水剂加入到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并在温度为50~60℃时恒温反应5~6h得到氧化悬浊液;聚羧酸减水剂可分散泥磷颗粒,使磷在温度为50~60℃时熔融出来迅速与氧反应生成磷酸根;
(2)将步骤(1)氧化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磷溶液;
(3)将氨氮废水过滤除杂,将步骤(2)含磷溶液加入至氨氮废水中,再加入氢氧化镁浆液调节水体pH值为9.5~10.5,反应沉淀,固液分离得到低氨氮废水;氢氧化镁浆液可引入Mg2+和OH-,调节水体的pH值并使Mg2+生成磷酸铵镁白色沉淀以去除水体中的氨氮;
所述步骤(1)泥磷中磷质量含量为20~30%,聚羧酸减水剂的浓度为15~25kg·m-3,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入量为悬浊液体积的0.1%~0.2%;
所述步骤(2)含磷溶液中PO43-浓度为260~330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