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腔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3218.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裴红;王田田;赵玉红;魏光辉;刘俊敏;李雪艳;何国霞;张晓云;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C10G33/06;C10G33/02;C10G53/0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杜亚男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重力 平衡 油气 水处理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腔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涉及油气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斜管、上层罐和下层罐。上层罐包括油水混合腔、乳化油腔和集水腔;下层罐包括沉降净水腔、沉降净油腔和电脱水腔;上层罐位于下层罐的上方,斜管位于上层罐的上方,通过合理布局上层罐和下层罐之间各个腔体的连通流动关系,实现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低能耗、小型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特点,可以实现高含水油一橇直接出净化原油,代替目前联合站内预分水、加热、提升、大罐沉降、加药、反冲洗等7项单独的流程,大幅缩短站场流程,降低集输系统能耗,为老油田实现短流程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腔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老油田不断开发,大部分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井采出液含水率不断增加,部分油井含水率达到95%以上,对已建的集输系统和设备带来巨大压力,并带来严重的能源消耗。针对老油田已建油气集输系统处理能力不足、高含水原油输送及处理能耗高等问题,探索小型化、智能化、精细化油气水集中净化处理橇,实现高含水采出液在井场或计量站就地分水、就地处理、原油就地外销、采出水就地回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腔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点是具有低能耗、小型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特点,可以实现高含水油一橇直接出净化原油,代替目前联合站内预分水、加热、提升、大罐沉降、加药、反冲洗等7项单独的流程,大幅缩短站场流程,降低集输系统能耗,为老油田实现短流程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腔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罐和下层罐;所述上层罐位于下层罐的上方。
所述上层罐上设有阻挡堰板;所述阻挡堰板上设有分隔堰板;所述上层罐的前端和阻挡堰板之间形成进液腔;所述阻挡堰板、分隔堰板与上层罐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内依次设有溢流堰板和防溢流板。
所述导流通道和溢流堰板之间形成油水混合腔。
所述溢流堰板和防溢流板之间形成乳化油腔。
所述阻挡堰板和防溢流板之间形成集水腔。
所述溢流堰板和防溢流板的上端与上层罐的上端内壁之间均设有气相通道。
所述防溢流板的高度大于溢流堰板的高度;所述油水混合腔和集水腔的下端通过集水管相连通。
所述下层罐内分别设有沉降净水腔、沉降净油腔和电脱水腔。
所述集水腔和沉降净水腔之间通过沉降净水管相连通。
所述乳化油腔和沉降净油腔之间通过沉降净油管相连通。
所述沉降净油腔和电脱水腔之间设有流通管道。
所述电脱水腔内设有电脱水装置。
作为优化,还设有斜管;所述斜管呈倾斜状结构,其倾斜端上设有油气水进口;所述斜管的上端与进液腔上方的气相进口相连通,斜管的下端与进液腔一侧的进液管相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斜管位于上层罐的上方处。
作为优化,所述进液管延伸至进液腔的下部并设有油水分布器。
作为优化,所述阻挡堰板和分隔堰板的上端与上层罐的上端内壁之间均设有气相通道;所述油水混合腔的上方设有旋流分离器;所述上层罐上设有气相出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与气相出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的出口与油水混合腔相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阻挡堰板和分隔堰板的上端与上层罐的上端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油水混合腔的上方设有旋流分离器和气相出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与气相出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的出口与油水混合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