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饮水净化处理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3147.0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冯红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国水道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44;C02F1/48;C02F1/32;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120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水 净化 处理 方法 装置 | ||
一种直饮水净化处理方法与装置,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由膜过滤模块、功能模块、终端模块组成,原水分别通过膜过滤模块、功能模块、终端模块,最终达到或优于国家直饮水饮用水标准。引入双膜过滤(微滤+纳滤)取代传统的混合反应沉淀工艺,从而免除了化学处理产生的危害,提高产水水质;并通过引入功能处理模块,将饮用水弱碱化,矿化,磁化,活化从而使水质更健康;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处理后达到或优于国家直接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方法与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净水工艺处理效果不达标、存在二次污染、运行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及工艺,特别是一种直饮水净化方法与直饮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水污染较严重,目前,大部分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因此,直饮水的水质直接影响了人体的健康。直饮水是指原水经过特殊工艺深度处理净化后,去除原水中有机物、细菌和病毒,保留水中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输出至用户可直接生饮的水。各种可利用的自来水或者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原水均可作为直饮水的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制作成直饮水。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各种直饮水,其常规制备方法一般是将城市自来水,通过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过滤、氯消毒或臭氧消毒,去除自来水中残留的污染物、细菌、病毒,改善自来水水质,再通过灌装机,封口成瓶装水或桶装水,或通过管道送人社区供居民饮用;这种常规净水过滤水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投加混凝剂的方法,混凝剂和水中杂质发生反应以去除杂质,去除的主要是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日本和我国,都用加大混凝剂的方法来解决,国内外的专家都认为,水中有机物主要靠吸附、沉淀得以去除,这种方法称为强化混凝技术;但是,在水中投加混凝剂促使混浊物沉淀,与混凝剂没有反应的成分,比如异味的物质也能流到下一级,又因为水中有异味,所以必须添加活性炭除味设备;由于添加混凝剂不能去除细菌和病毒,所以必须投加氯来杀菌,氯在水中又产生消毒副产物,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必须又要加强投加混凝剂,是一种典型的恶性循环;另外常规饮水处理使用的活性炭,属于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可以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嗅、味,但是活性炭也是细菌繁殖的大温床;使用时间长了,活性炭缝隙中会长满很多细菌,使净水更不安全。由于采用了加药的高端技术的设备,运行管理变得很复复杂,水处理设备价钱昂贵,对进水水质要求很高,耗能大,制水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运行管理不方便,现已不能适应占全国80%以上农村、乡镇人口,饮直饮水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明者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充分分析了现有净水工艺的不足,引入双膜过滤(微滤+纳滤)取代传统的混合反应沉淀工艺,从而免除了化学处理产生的危害,提高产水水质;并通过引入功能处理模块,将饮用水弱碱化,矿化,磁化,活化从而使水质更健康;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处理后达到或优于国家直接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方法与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净水工艺处理效果不达标、存在二次污染、运行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所述的直饮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膜过滤模块(1)、功能模块(2)、终端模块(3)组成,具体来讲:原水分别通过膜过滤模块、功能模块、终端模块,最终达到或优于国家直饮水饮用水标准。
其中膜过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国水道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国水道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车
- 下一篇:一种污水厂用智能曝气控制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