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涂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32347.4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1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姚鑫;吴竹兵;许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1/26 | 分类号: | B05D1/26;B05C5/02;B05C11/1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达;周影 |
| 地址: | 230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涂胶 方法 系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涂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运动模块按照预设涂胶轨迹相对电池包移动;所述运动模块上设置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移动过程中对应于所述电池包的实际涂胶轨迹;确定所述预设涂胶轨迹与实际涂胶轨迹之间的轨迹偏差;根据所述轨迹偏差对所述预设涂胶轨迹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涂胶轨迹;基于所述目标涂胶轨迹,利用所述运动模块带动涂胶枪头在所述电池包上涂胶。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确定实际涂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从而对涂胶轨迹进行修正,确保能够适应不同电池包的形状及大小,提高了所制备的电池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涂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胶粘是当前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在电池包上涂胶,能够方便地通过壳体对电池包进行密封,或将不同的电池单元进行组合,从而提高电池整体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电池的使用效果。
目前在针对电池包进行涂胶时,往往预先设定涂胶路径,再利用运动模块基于所述涂胶路径在电池包上进行涂胶。但是,实际生产中,由于电池包箱体来料一致性较差,导致部分电池包箱体存在一定的变形。若按照之前所设定的涂胶路径对这些变形的电池包进行涂胶,则会导致实际涂胶路径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涂胶质量,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无效涂胶的情况,进而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确保稳定有效地对电池包进行涂胶是当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涂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稳定有效地对电池包进行涂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包涂胶方法,包括控制运动模块按照预设涂胶轨迹相对电池包移动;所述运动模块上设置有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移动过程中对应于所述电池包的实际涂胶轨迹;确定所述预设涂胶轨迹与实际涂胶轨迹之间的轨迹偏差;根据所述轨迹偏差对所述预设涂胶轨迹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涂胶轨迹;基于所述目标涂胶轨迹,利用所述运动模块带动涂胶枪头在所述电池包上涂胶。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涂胶系统,包括:涂胶模块,用于在电池包上涂胶;运动模块,用于带动拍摄模块和/或所述涂胶模块移动;拍摄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模块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电池包上的实际涂胶轨迹;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拍摄模块拍摄的实际涂胶轨迹后,确定预设涂胶轨迹和实际涂胶轨迹之间的轨迹偏差,并根据所述轨迹偏差对所述预设涂胶轨迹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涂胶轨迹;还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模块按照预设涂胶轨迹或实际涂胶轨迹或目标涂胶轨迹相对于电池包进行移动;还用于控制涂胶模块进行涂胶。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在对电池包涂胶之前,先利用拍摄模块获取实际涂胶时在所述电池包上的实际涂胶轨迹,通过确定实际涂胶轨迹和预设涂胶轨迹之间的偏差,对预设涂胶轨迹进行修正以得到目标涂胶轨迹,从而能够利用涂胶枪头按照所述目标涂胶轨迹进行涂胶。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确定实际涂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从而对涂胶轨迹进行修正,确保能够适应不同电池包的形状及大小,提高了所制备的电池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电池包涂胶系统的模块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电池包涂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2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