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导航数据库信息的FLS虚拟波束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2196.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文;翟少博;陈芳;徐云轩;孙晓敏;贾秋玲;薛广龙;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6F16/29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航 数据库 信息 fls 虚拟 波束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航数据库信息的FLS虚拟波束生成方法,需要导航数据库提供信息为:FAF点经纬高、MAP点经纬高、LTP点经纬高、FEP点经纬高、跑道方位、跑道入口飞越高TCH和航迹下滑角FPA;当MAP点位于LTP点之前时,锚点位于由FMS计算得到的伪FEP点处,锚点高度等于伪FEP点高度,FLS波束的航向等于最终进近段的航向,FLS波束的坡度等于飞行航迹角FPA;当MAP点位于LTP点正上方时,锚点在LTP处,锚点高度=LTP高度+TCH,FLS波束的航向等于最终进近段的航向,FLS波束的坡度等于飞行航迹角FPA;当MAP点位于LTP点之后时,锚点位于导航数据库中的FEP点的位置,高度为FEP点高度,FLS波束的航向等于最终进近段的航向,FLS波束的坡度等于飞行航迹角F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导航数据库信息的FLS虚拟波束生成方法,属于民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近和着陆是最为严格的飞行阶段,当前国内机场运行中主要采用传统的仪表进近(IA,InstrumentApproach),仪表进近着陆是根据导航设备提供的信息,按飞行仪表的指示操作飞机,并对障碍物保持规定的最小超障余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定的机动飞行,但仪表进近高度依赖地面进近信号,而且对部分地面导航设施不完善的机场,只能提供航迹引导而不能提供下滑引导,如NDB进近、VOR进近等非精密进近方式。为了完善飞行管理功能、提高进近引导精度、提升进近引导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降低进近运营成本,需要实现可以不依赖于地面进近信号的高级进近功能。随着近年来卫星定位导航设施的发展,为了提高飞行机组在进近过程中对航迹偏差的感知能力,空客提出了将除RNP AP(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 Authorization Required)以外的所有非精密进近统一到几乎与ILS相同的FLS(飞行管理着陆系统,FMS Landing System)技术,且FLS将逐步成为非精密进近及类精密进近的主流运行方案。
FLS是在进行NDB、VOR、VOR/DME或RNAV(含GPS)进近时为机组提供类似ILS的座舱指示和指引的综合系统。在飞行管理系统中,FLS进近引导的实施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FLS进近能力判断、FLS虚拟波束生成、FLS波束偏差计算、FLS引导指令生成和FLS引导模式判断。当飞机具备FLS进近能力时,FLS虚拟波束生成是进行FLS波束偏差计算、引导指令计算和引导模式判断的前提和基础,FLS虚拟波束由锚点、波束航向和波束梯度确定,虚拟波束信息的准确性是保证安全实施FLS进近的必要条件。
空客A380机型、A350机型的飞行管理系统中已配备了FLS引导功能;波音737-900机型、B747-B机型和B787机型也配备了与FLS功能类似的综合进近导航IAN功能;且2017年以来,随着国内大型运输机运-20、大型客机C919、水陆两栖飞机AG600三大飞机的成功首飞,我国大飞机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但核心技术未能完全掌握,“卡脖子”问题依旧存在,FLS功能成为新一代大飞机必备的航电设备功能,实现FLS高级进近引导技术是发展国产大飞机必须突破的核心技术。本发明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根据导航数据库提供的进近计划信息和机场信息,进行FLS虚拟波束信息的求解。
发明内容
为解决FLS高级进近引导技术的虚拟波束生成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导航数据库信息的FLS虚拟波束生成方法,实现最后进近段的参考路径构建,保证飞行安全。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导航数据库信息的FLS虚拟波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载入导航数据库信息,包括FAF点、MAP点、LTP点、FEP点、跑道方位χ、穿越跑道入口高TCH和飞行航迹角FPA,名词解释如下:
FAF点:最终进近定位点,FinalApproach Fix;
MAP点:错失进近点,MissedApproach Poi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2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