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1885.1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尹维龙;王鑫;李宜彬;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纤维 正交 平板 缠绕 成型 模具 | ||
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平板成型模具。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同轴设置在平板横向或纵向的两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连接端分别垂直固定有连接梁,第一旋转轴的连接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第二旋转轴的连接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连接片及第四连接片,平板的四角位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及第四连接片之间,且平板与两个连接梁之间均留有间隔。为了解决现有高性能纤维丝在形成预浸料前无法铺放的难题,通过旋转轴的变换,实现两个垂直方向的纤维丝缠绕,完成正交铺层平板的纤维丝铺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平板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性能纤维(如石墨烯纤维、碳纳米管纤维等)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磁性能。为了快速评价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磁波反射性能,需要制备相应的平板力学试验件和电磁波反射测试件。在研究初始,高性能纤维是以单丝和丝束的形式存在的,无法通过传统的纤维布或预浸料铺放方法进行铺放,但可以通过缠绕工艺来实现成型。现有的缠绕模具大多是回转体,如何结合缠绕工艺来实现单向板和正交铺层平板成型是高性能纤维快速成型的技术关键。
缠绕成型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预浸纱)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制品。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分为干法缠绕、湿法缠绕和半干法缠绕三种工艺。缠绕成型的缺点是缠绕成型适应性小,不能缠任意结构形式的制品,特别是表面有凹的制品,因为缠绕时,纤维不能紧贴芯模表面而架空。目前,用于缠绕成型的模具大多是圆管,方管等,目前还没有用于缠绕法成型正交铺放平板的模具。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性能纤维在形成预浸料之前无法铺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它能够通过旋转轴的变换,实现两个垂直方向的纤维丝缠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第四连接片以及平板,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同轴设置在平板横向或纵向的两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连接端分别垂直固定有连接梁,第一旋转轴的连接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第二旋转轴的连接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连接片及第四连接片,所述平板的四角位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及第四连接片之间,且平板与两个连接梁之间均留有间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通过旋转轴的变换,实现两个垂直方向的纤维丝缠绕,以此来完成正交铺层平板的纤维丝铺放,解决了现有高性能纤维在形成预浸料之前无法铺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