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血试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1324.1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向中平;刘朝红;邓建;邹颜矫;袁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覃金龙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试管 组件 | ||
一种采血试管组件,包括采血管本体和采血管外筒,采血管本体为顶端开口的盲孔结构,采血管顶端开口处设有采血管盖,采血管盖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插入孔,第一插入孔内设有密封塞,采血管与密封塞之间形成采血腔,采血管外筒为贯通的中空结构,顶端开口处设有采血管外筒盖,采血管外筒盖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插入孔,第二插入孔内设有密封导向塞,采血管外筒内装配有采血管本体,采血管本体能够沿该采血管外筒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并锁止。一方面能够缩小采血管本体的体积,降低采血管本体内表面残留过多的血量,达到抽取更少血样的目的,另一方面不仅适用于采血过程,而且适用于采集血样完毕以后,在各种血样化验、检验设备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血试管组件。
背景技术
检验性采血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血液丢失,严重的可导致贫血,因而增加输血的风险。极低体重新生儿、危重症新生儿血容量相对较少且采血困难。据报道,极低体重新生儿每丢失1ml的血液相当于丢失血容量的1%,而一次性失血超过10%则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住院患儿入院将采集多管血液样本,不规范采血是造成患儿贫血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常规检测几乎是每个患儿必查项目,仪器检测量约为100ul左右,而文献报道最适宜采血量为1ml,采血管无效腔隙的存在是其多采原因之一。
第一方面,目前常用EDTA-K2真空采血管管壁并未有确切的刻度线,故操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无法评估具体的采血量,造成采血浪费;第二方面,针对婴幼儿以及血管过细、大面积烧伤、血液循环不好等的患者,需要准确控制采血量,单纯地靠在传统的真空采血管外壁上设置刻度值,仍然无法准确地控制采集的准确度;第三方面,传统的真空采血管由于体积大,在传统的真空采血管的内壁上会残留大量的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方面能够缩小采血管本体的体积,降低采血管本体内表面残留过多的血量,达到抽取更少血样的目的,以适用于婴幼儿以及血管过细、大面积烧伤、血液循环不好等的患者,另一方面不仅适用于采血过程,而且适用于采集血样完毕以后,在各种血样化验、检验设备上使用的采血试管组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血试管组件,所述采血试管组件包括采血管本体和采血管外筒,所述采血管本体为顶端开口的盲孔结构,该采血管顶端开口处设置有采血管盖,该采血管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入孔,该第一插入孔内设置有密封塞,该采血管本体与该采血管本体盖之间形成采血腔,所述采血管外筒为贯通的中空结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采血管外筒盖,该采血管外筒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插入孔,该第二插入孔内设置有密封导向塞,所述采血管外筒内装配有所述采血管本体,所述采血管本体能够沿该采血管外筒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并锁止。
所述采血腔由上至下分成第一段采血腔部分、第二段采血腔部分、第三段采血腔部分,第一段采血腔部分为内径由上至下逐渐扩大的筒状结构或内径不变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段采血腔部分为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三段采血腔部分为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半圆球状结构,所述采血管外筒的内周壁面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采血管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段采血腔部分的外周壁面上设置有匹配于所述采血管外筒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采血管本体螺接在所述采血管外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层片式低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老年人夜用床头柜式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