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1136.9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沸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5 | 分类号: | G06F16/9035;G06F16/903;G06F40/284;G06F40/44;G06F40/253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阮梅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区块 系统 数据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所述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S1、节点接入:将节点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区块链网络进行连接;S2、读取:读取区块链网络中每个业务数据;S3、处理:将S2中读取后的数据进行处理;S4、分析:将S3中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S5、储存:将S4中分析后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储存;S6、再次分析:将S5中不合格的数据再次进行分析,进一步进行筛选。本发明提供的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多样化分析方式,能够对区块链中业务数据进行充分分析,保证了分析的准确性,并且能够筛选出不合格的业务数据,进行统计,能够即时进行溯源警告,优化了区块链中业务数据环境,加强了监管的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指多个节点间,基于加密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共识协议、P2P网络(对等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区块链技术是多项成熟技术的一次整合。区块链技术源于比特币系统的底层框架,是具备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时序数据、可编程和不可篡改等特点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对于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宏观社会系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区块链是由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整合而成,区块链目前主要有公有链、联盟链及私有链3类,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构成了区块链底层基础架构。主流开发平台有以太坊和超级账本。
网络舆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表现方式,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及时准确的了解网民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目前,各个单位对网络舆情的采集、分析、监控主要面向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等互联网渠道,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一些网民选择将舆情数据写入区块链,而这些舆情信息一旦被广泛传播,就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对区块链网络中的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是网络舆情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分析方法单一,分析不够准确,而且分析后的数据不方便进行找寻,从而无法检测分析是否准确,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解决了分析方法单一,分析不够准确,而且分析后的数据不方便进行找寻,从而无法检测分析是否准确,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面向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S1、节点接入:将节点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区块链网络进行连接;
S2、读取:读取区块链网络中每个业务数据;
S3、处理:将S2中读取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S4、分析:将S3中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S5、储存:将S4中分析后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储存;
S6、再次分析:将S5中不合格的数据再次进行分析,进一步进行筛选;
S7、溯源和警告:将S6中再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追溯,并进行警告;
S8、抽检:调取S5中储存后的数据进行调取、抽检。
优选的,所述S2中读取对接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获取区块链网络中每个业务数据。
优选的,所述S3中处理对读取后的业务数据所属语种进行识别,转换为简体中文,并且需要将读取后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优选的,所述S4中分析包括合法分析、敏感词分析、整体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沸尔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沸尔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在冬季防冻坏的自热型水泵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