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偏振旋转器转换光信号偏振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29699.4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恽斌峰;陈文鑫;胡国华;崔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旋转 转换 信号 方法 | ||
1.一种硅基偏振旋转器转换光信号偏振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硅基偏振旋转器包括依次级联的模式转换器和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所述的模式转换器由三级锥形波导级联而成;
所述模式转换器,将输入光信号的磁场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横磁模基模即TM0模式转换为电场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一阶横电模即TE1模式输出到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以及将从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反射回来的TE1模式转换为TM0模式,而输入光信号的电场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横电模基模即TE0模式的传输不改变偏振态;
所述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将从模式转换器输出的TE0模式反射为TE1模式输入回模式转换器,转换为TM0模式,并将从模式转换器输出的TE1模式反射为TE0模式,输入回模式转换器,偏振态不变;
所述模式转换器由三段锥形波导结构级联构成,第一段锥形波导长L1,波导宽度从W0增大到W1,宽度变化过程中不发生偏振态转换,长度短于第二段锥形波导长,第二段锥形波导长L2,波导宽度从W1增大到W2,宽度变化过程中发生偏振态转换,为了保证偏振态转换效率,长度最长,第三段锥形波导长L3,波导宽度从W2增大到W3,宽度变化过程中不发生偏振态转换;
所述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与模式转换器相连,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将从模式转换器输出的满足相位匹配的TE0和TE1模式相互转换,并反射回模式转换器,其中相位匹配关系式是(β0+β1)/2=π/Λ,式中β0和β1为TE0和TE1模式对应的传播常数,Λ为光栅周期,长度短于第二段锥形波导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偏振旋转器转换光信号偏振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基偏振旋转器自下而上依次由层叠的二氧化硅下包层、单晶硅芯层、氮化硅上包层构成,芯层由所设计的依次级联的模式转换器和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偏振旋转器转换光信号偏振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以TE0偏振态输入所述硅基偏振旋转器;
所述光信号以TE0模式首先通过模式转换器,再通过与之相连的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反射为TE1模式,最后通过模式转换器,转换为TM0模式输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偏振旋转器转换光信号偏振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以TM0偏振态输入所述硅基偏振旋转器;
所述光信号以TM0模式首先通过模式转换器,转换为TE1模式,再通过与之相连的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反射为TE0模式,最后通过模式转换器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6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