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加工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6847.7 | 申请日: | 2021-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述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D33/06;B22D2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加工 生产 便于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加工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模具,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下层模具,所述下层模具外轮廓面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轮廓盘,所述第一外轮廓盘的顶部卡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下层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层模具。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第三支撑弹簧、第四支撑弹簧、第一侧方座、第二侧方座、第三侧方座、第四侧方座以及外框架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可快速解除浇铸体的两个最大面积与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之间的粘接关系,不易损坏浇铸体,大幅度提升了浇铸体的成型加工效率,还便可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制造出不同尺型的浇铸体,只需一种模具便能制造出尺寸不同的浇铸体,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工艺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加工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指人类对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加工与运用关系十分密切,在六千多年前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能够制造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开始用陨铁制造兵器,中国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目前常采用的脱模方式是采用撬棍强行撬出,极易对浇铸体的边缘处造成损伤,在将浆料注入模具的内部后还需使用振动设备增加浆料内部的实密度,由于注浆口较小,导致振动设备单位时间内的施工面积较小,且在脱模时较为困难,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基于金属加工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常采用的脱模方式是采用撬棍强行撬出,极易对浇铸体的边缘处造成损伤,在将浆料注入模具的内部后还需使用振动设备增加浆料内部的实密度,由于注浆口较小,导致振动设备单位时间内的施工面积较小,且在脱模时较为困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金属加工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金属加工生产用便于开模的模具,包括下层模具,所述下层模具外轮廓面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轮廓盘,所述第一外轮廓盘的顶部卡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下层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层模具,所述上层模具外轮廓面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轮廓盘,所述第二外轮廓盘底部对应第一螺纹筒的位置卡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外轮廓盘和第一外轮廓盘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表面卡接有第三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一滑行座相近的一面上,所述第一滑行座滑动连接在第一侧方座表面所开设的第一滑行槽内,所述第一滑行槽内侧的端面通过第一支撑弹簧与第一滑行座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内侧对应第一侧方座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二侧方座、第三侧方座和第四侧方座,所述下层模具内侧的转角处固定连接有角形架,且相邻两个角形架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六轴承,且相对两个第六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第六转接轴,所述第六转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且相邻两个锥齿轮的相对面互相啮合,且其中一个第六转接轴的端部与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机身的侧面通过减震座与角形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轮,并且第六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七轴承,所述第七轴承的外轮廓面通过轴承座与下层模具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承背离轴承座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传导装置,所述传导装置包括传导筒,所述传导筒的端部与第七轴承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轴承内套接有传导轴,所述传导轴的一端通过第五支撑装置与传导筒内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导轴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方座、第二侧方座、第三侧方座或第四侧方座相近的一面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述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述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模框的钢筋预制装置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用连杆打磨装置





